您现在的位置: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 正文

《清平乐》的 三股“清流”-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日期:2020-06-1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笔者觉得,《清平乐》以宋仁宗视角出发,以他的成长、亲政和施展宏图为线索,却巧妙平衡了那个文人辈出、星河璀璨、风云际会的时代。中华文脉与家国情怀得以彰显,此乃兴矣。
撰稿|马纶鹏


由正午阳光出品,王凯、江疏影等人主演,此前在腾讯视频和湖南卫视热播的《清平乐》,个人以为,可说是给疫情下的影视界引入了徐徐清流。不平不急,缓缓悠悠;而静水流深,清流之下见力道,清平之外响诤音,乐而不狂,初心不忘,越看越有趣意。古装历史题材重民生,庙堂之上、江湖之远、后宫之内皆有踏实描摹,是近期佳作。

  2020年,影视的大背景就是“宅家经济”的大趋势和“云看剧”的大潮流,为不能亲临电影院的观众带来心理抚慰。网络平台和各家卫视目不暇接的大剧上新,国剧迷们非常忙,每个“饭圈”中人都在紧跟步伐,一步不让。《冰糖炖雪梨》《忘记你记得爱情》《爱情的开关》系甜爱选项;《成化十四年》《民国奇探》《鬼吹灯之龙岭迷窟》《危险的她》系悬疑推理选项,4月还有首部讲述跨国追逃的经侦剧《猎狐》。在其中,《清平乐》起初并不出奇,节奏较慢,戏剧化也不够,偶尔还会叙事跳跃。但几集之后,回甘却浓,细细数来,有如下三股清流。


壹 | 对古装历史题材和类型的拓展


  改编自米兰lady小说《孤城闭》的《清平乐》沿袭了原作“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核心,却把叙事重心从原来福康公主和宦官梁怀吉的纠葛,变为以宋仁宗为第一人称讲述一朝家国事。这是严肃古装的新代表,然而网络上各种饭圈和剧友们开始互撕,最大的杂音是抱怨“公主情拍成了皇帝传”,孤城叹变成了乐清平。原作的取义,为范仲淹在《渔家傲》中“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无可奈何;改编的剧集,则可以用同时代苏东坡《定风波》 “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感觉来概括。前者重情,后者在意,都是宋朝历史精神的体现。而《清平乐》摆脱了宫墙的束缚,实际是走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中。

  电视剧有近70集之巨,横跨宋仁宗(1010-1063)越半世纪的执政史,欲展现的长度、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当年改编自二月河著名的“落霞三部曲”的《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也不过是50集不到。《清平乐》聚焦宋仁宗和“仁宗盛治”,有新政,有变法,有市井,亦有拓疆卫国。大视野,重情怀,当然,在史实与再现之间,得有平衡。

  这几年,各种清宫戏(《延禧攻略》《甄嬛传》等)纷纷扰扰,虽画面精致情节曲奇,但难免乖张,令人喷饭。“一道惊雷仇人毙”这种编法,太醉了。而《清平乐》是对过分戏说的纠正,对过度言情的纠偏。中华历史绵延流长,可写可观的很多,不知影视界为何执拗于清宫,放弃了唐宋元明的波谲云诡。

  《清平乐》是继《大明王朝1566》《大明宫词》等剧集后,在历史题材上的新探索,是类型上的“大宋攻略”。而正剧也好,戏说也罢,基本还是线性顺序叙事,但《清平乐》延续的却更像是史传中的“编年体”,再补充重点人物的“纪传体”,相得益彰。整个叙事,就像片尾曲,“断了线的风筝,无视身后事,走失的魂魄,情浅人不知”。看似断断续续,实则草蛇灰线,暗藏勾连。这样安排一开始的确有瑕疵,比如第2集剧末,少年皇帝就忽然变成了王凯饰演,也不见点出是乾兴哪一年;且人物太多,关系复杂,有些顾此失彼。但这也是一幅全景图描摹的必然,不以某事某官为拘束,从历史深处娓娓道来,可谓先抑后扬,逐渐引人入胜。

  既然是偏向严肃的历史题材,那自然少不了金句和妙语。在这一点上,《清平乐》既有诗文温润,也有市井爽语,其对话不啻于一部教科书。举一例:仁宗早年,生母守陵,太后垂帘,八大王赵元俨当众质疑:“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若是连自己亲娘都不孝敬,便不如禽兽,还忧什么国,爱什么民?”重臣吕夷简却接着孝的话头,从听从父母旨意入手,引经据典反驳:“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孝敬尊亲,首先便要遵循尊亲的志向,光大尊亲的事业,使其无憾,这便是大孝。堂堂文人士大夫,却跟禽兽比什么反哺跪乳。” 精彩纷呈,各自成理,却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真好比 “两小儿辩日”。便宜了爱此类剧的观众,看得畅快淋漓。


贰 | 现实主义和民本思想汇聚



  《清平乐》不再是后宫争宠,不再是皇帝情困,也不是群臣相声打趣,而是很多时候把镜头从皇宫的内墙移走,聚焦寻常百姓,炊烟农耕,烟火气十足。

  首先就是剧迷们感叹的“舌尖上的大宋”。汪曾祺曾有文《宋朝人的吃喝》,内中详实白描,“宋朝人的吃喝好像比较简单而清淡。连有皇帝参加的御宴也并不丰盛。御宴有定制,每一盏酒都要有歌舞杂技,似乎这是主要的,吃喝在其次。”而大众更熟悉的则是《水浒传》中的大快朵颐和各种酱牛肉。但实际上《清平乐》是做足功夫的,宋人更喜欢的是羊肉。第一集中少年仁宗晚谒回房,贴身侍奉推荐的就是“炙羊肉,一直用文火热着” ;第八集太监张茂则为劝慰失意的曹皇后,递上前的是贴心的“羊肉酥饼,最好吃的就是相国寺集市上老崔炕的”;而第二十集得宠的张妼晗杀了三只出生才五天的小羔羊,取得里脊炖的羹汤,要犒劳看劄子回来的仁宗,却被“劳民伤财”一顿数落,可见仁宗体恤国力。宋人爱羊肉的佐证,还有苏轼被贬惠州时候的名句“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 ,即羊脊骨烤至骨肉微焦,从骨缝里剔肉吃。据说这便是"羊蝎子"的雏形,写到这里,不禁咽一口生津。

  当然,这样的例子从北宋的饼子到羊羔酒不胜枚举,比如当时的酒肆,《东京梦华录》言“在京正店七十二户,此外不能遍数,其余皆谓之脚店。”第二十一集就有清风楼正店酒肆因西域战事,把“供给各脚店的酒都停了”,多贴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搜索,正经的有钱塘吴自牧《梦粱录》《分茶酒店》最为详备;网络流传也有各种总结和比较。民以食为天,《清平乐》中少见对市井吃食的关注和再现,是活灵活现的现实生活。

  北宋风俗的 “市食”,同时也成了《清平乐》的格局和基调,更是线索。比如1-5集,东京(开封) 梁家的蜜饯果子声名在外,有“七宝擂茶”“酥饼”“蜜饯李子雪花膏”“糖渍梅子馅儿的千层酥”,由此招来市井恶霸的欺凌乃至杀身之祸。因为贵人看重,于是“洛阳纸贵”,善意反酿恶果。少年时候的仁宗微服私访,被韩琦劝诫,原来想帮助梁家,却因身居高位者,没谨言慎行,耽误民生。数年后,韩琦金榜题名,语重心长和仁宗说:“害得他们家破人亡的,并非那朱姓无赖,而是蜜饯梅子——被贵人赞赏的家传药渍蜜饯梅子; 臣本来百思不得其解,是什么贵人的喜好,当年能让整个京城的富贵人家争相效仿,使得梁家维持生计的果子,贵如玛瑙不算,连梁生惯常使用的药材,因与炮制梅子所用的药有几味重合,也成了天价,今日站在金殿之中,臣恍然大悟。”而梁家的梁元生和弟弟梁怀吉更是《清平乐》贯穿始终的人物,于是,牵制皇帝的,始终还是民间人物。

  而梁家遭遇引起的坊市之争的利弊,重商苗头和重农主义的交锋,更是官样和民生的对峙,体现了很朴素的民本思想。第一集韩琦直斥官家是“琼楼玉宇飘下来的神仙”,限制百姓开铺买卖;而到了第五集,皇帝却看到,“祖宗之法,其精髓便在利国爱民四字上。若真合了这四字,土地是多种桑还是多种麻,朝廷是抑商还是重商,都因时而定,但能利国爱民,万法皆是祖宗之法”。仁宗之后还对一个像梁怀吉这样的小黄门袒露心声,自省疏漏,感叹宫中这些丫鬟、侍卫和太监的无奈,推及天下父母的疾苦:“哪怕头上有片瓦遮雨,灶上有半碗粟米果腹,必也是舍不得的,让亲生骨肉如此,必是伤病贫瘠,无法照顾幼子,除了此法之外,走投无路,有那么多的百姓走投无路,那便是朝廷不够好,是朕,没做好你们的君父。”

  人心似水,民动如烟。《清平乐》视界从勾栏酒肆到市井生活,从两京都城写到应天府的点滴,两宋风俗从“市食”到皮影戏,从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到祛暑的药方,从宋仁宗和曹皇后的飞白书到江南两季稻的普及,这些点滴着实让人看到现实主义和文化根脉的张扬。20集之后,西夏党项叛乱,宋仁宗起初不战,非怀柔,乃不轻易起兵戈;身系多头,心执一念,利国爱民,但求百姓少忧。


叁 | 文人士大夫家国情怀



  这一点是完全从帝王野心的框架中跳出,和之前的诸多历史剧不同(君子坦荡荡的胸怀和士大夫的责任感不够凸显)。

  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评价说,有宋一代“积贫积弱”。朝廷弱,军事弱,君王也不强权。这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所致,也是“文官治世”之根基,客观上促使了文人士大夫的加速成长,形成了罕见的“明君在位、文臣满朝”的局面。到30集左右,《清平乐》已大幅描写了范仲淹、欧阳修、苏子美、晏殊、王尧臣、蔡襄、富弼等人,青年才俊,执意进言,不畏权贵。他们中有唐宋八大家的巅峰代表,也有著名“宋四家”的书法大师,最重要的身份却是入世济民、心忧百姓的代表。第5集中就有晏殊和宋仁宗的一番言谈,“吕夷简之卓绝政见,手段魄力,夏竦长袖善舞,成事之能,范仲淹浩然正气,不为外物所动的赤子之心,韩琦洞悉人心的智慧,富弼权衡利弊的周全,更不用说苏舜钦、欧阳修、蔡襄的才华。官家的朝堂人才济济,臣只见勃勃之生机呀”。

  这个群像图不仅有诗文雅致,更有家国情怀。范仲淹是当仁不让的核心,不仅仅在于他的“长烟落日孤城闭”是原作的题眼,更因为他从头到尾都是孟子浩然之气的代表,从无私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第一集就有侧面描写:范仲淹在知兴化县时,亲力亲为,翻修海堤。之后丁忧回家,再被贬至应天府为教习,以身示范,“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让一帮小朋友知道何为礼之根本。之后不停直言上谏,在朝议之时不避嫌讳,“范某确实爱惜名声,经曰,‘立身扬名’;又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是则教化之道,无先于名。’三古圣贤何尝不著于名乎?范某爱名,何罪之有 ”。第二十三集被重新召回的范仲淹在开封府看到人头攒动、市井繁华,市坊分开的禁令早已废除,心情大好,和仁宗一起吟诵了自己所做的《四民诗其四·商》——“尝闻商者云,转货赖斯民。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周官有常籍,岂云逐末人。”其数次被贬外放,依然心忧天下,乐观豁达,造福一方,《岳阳楼记》千古流传;《灵乌赋》中“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警示,犹在耳畔……

  范仲淹鼓励与近邻和异邦通商,重开丝绸之路的雄心,应和着当时诸多能臣的抱负和赤子之心。笔者觉得,《清平乐》以宋仁宗视角出发,以他的成长、亲政和施展宏图为线索,却巧妙平衡了那个文人辈出、星河璀璨、风云际会的时代。中华文脉与家国情怀得以彰显,此乃兴矣。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