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样本——中国制造业升级中的“洋动力”-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阅读提示:新一轮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中,“洋动力”仍然是重要的参与者,而且,在带动产业链升级和高端制造、绿色制造上,跨国企业已经积累了值得分享的经验。
记者|黄 祺
马桶盖、电饭煲、化妆品……提起中国产业升级,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这些日常生活用品的制造。实际上,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产业的升级不仅仅在消费品领域,很多专业领域,也急切地期待着产业升级。
2015年3月25日,李克强总理组织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也正是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万众期待的产业升级,终于从讨论,变成了政府推动的工程。
根据《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高性能医疗器械凭借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特点,被列入未来十项重点发展领域。
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依赖医疗器械,未来随着移动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仪器设备,更将会成为医疗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不久的将来,医用机器人,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将一一实现,创新会成为决定企业生命的最大要素。
过往30多年中国改革开发的经历中,跨国公司在技术创新和规范化管理上的领先做法,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在中国的发展,也让跨国企业与中国经济实现了双赢。
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中,跨国公司也正在积极参与。
作为进入中国最早、本土化程度最高的跨国医疗设备公司,ge医疗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医疗设备产业的发展,为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79年ge医疗首次在中国开展业务,随后与中国经济一同高速发展。现在,与中国所有的企业一样,这家跨国企业也要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同样要在产业升级中实现高端制造和绿色制造。
从ge医疗发展样本可以看到,新一轮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中,“洋动力”仍然是重要的参与者,而且,在带动产业链升级和高端制造、绿色制造上,跨国企业已经积累了值得分享的经验。
不像外企的外企
5月20日,年轻人们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制造了一个莫须有的“表白节”。但在中国江南的无锡,这一天,却有上百人欢聚在现实场景中。这群欢聚的人,穿着浅灰色工装,朴素却整洁,年龄在20多岁到40多岁,神情是自信和平和的,典型的新一代中国技术工人形象。
这是ge医疗无锡公司成立20周年的庆祝活动,大屏幕上,播放着为纪念公司发展历程而活动专门制作的影片,三位有着20年最长工龄的一线员工,拿着自己当年研发、生产的产品,介绍公司历经风雨和变化。当自己身边的同事出现在大屏幕上,作为观众的员工中间,爆发出充满暖意的掌声。这掌声是对劳动的赞颂,也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肯定。
在庆祝仪式现场,只有三四位嘉宾是外国人,作为本土化程度最高的研发生产基地,无锡公司一直是ge中国本土化发展的典范。事实上,现场仅有的几位外国人,是ge医疗中国公司和亚太供应链的高管,他们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庆典,而ge医疗无锡公司自身,从总经理到工程师、工人的700多名员工全都是中国人。
人员的本土化,只是无锡基地本土化的其中一个部分。对于一家覆盖面很广的企业来说,真正的本土化,是研发的本土化、采购供应链的本土化、服务的本土化。而以上这些,ge医疗无锡公司都远远走在同行业跨国公司之前。ge医疗无锡公司总经理赵威东开玩笑说:很多时候连我都觉得自己是本土企业。
从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角度,跨国企业采购产业链的本土化,对本土制造业的影响最大。
记者在ge医疗无锡公司的工厂参观时看到,厂房中,整齐地摆放着各种零部件,以无锡工厂产量最大的超声设备为例,一台常见的超声设备,可能由若干个小的零部件构成,而这些零部件,绝大多数都需要向供应商采购。
无锡工厂用20年时间,建立了以长三角为主的本土化供应链,有300多家企业成为供应商,实现90%以上的本土化采购。其中,超声设备已经实现100%本土化研发、采购和生产,探头实现90%本土化采购生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制造业水平还比较低,而医疗设备对产品品质要求很高,ge医疗无锡公司,为提升供应商生产能力,花了不少功夫。
“公司刚刚成立时,我们直接把美国的标准拿过来,对供应商的要求也是这样的,我们的标准流程提给供应商,建议他们在哪些方面要提高。”总经理赵威东说,正是早期这种对精益生产、质量管控、流程规范的严格控制,带动供应商管理、业务的总体提升,让我们和很多本土供应商建立的长期的合作,。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让ge医疗得到了可靠的采购渠道,而对于供应商来说,我们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开展全球业务的舞台。
ge医疗无锡公司生产总经理张朝晖介绍说,有一些供应商一开始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生产企业,但是随着合作的深入,随着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种类的增加,这些供应商也在创新、生产、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蓬勃发展。由于生产水准整体的上升,一些中国供应商不仅成为了ge全球的供应商,还与更多跨国企业合作,实现了自身全球业务的发展。
张朝晖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电路板厂家,工厂原本在厦门,看到ge医疗无锡工厂发展的势头,决定在杭州开一家工厂。当时做出这个决定,企业需要很大的决心,但后来的结果说明,当时的放手一搏是值得的。这家企业距离无锡工厂只有两小时车程,成为ge医疗无锡工厂的供应商后,可以每天送货,无锡工厂有紧急订单时,这家企业也能够很快地响应。伴随着ge医疗无锡工厂的发展,这家中国供应商也发展得很快。“这是我们带动供应商在长三角地区发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ge无锡的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ge医疗“立足中国,服务中国”战略,也大大促进了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需求中寻找创新
ge医疗无锡公司的发展速度,连初创者们也没能预料到。总经理赵威东谈起20年的发展,十分感叹。他说,1996年工厂刚刚建立,租用了两层楼面作为加工车间,完全是来料组装产品的形式。1999年开始,无锡工厂开始研发自己的产品,从此后,这家公司开始以研发“立身”。
2002年上市的全球第一款全功能笔记本超声诊断仪logiq book,是所有ge无锡人的骄傲,这款便携式的超声仪,至今还是医疗仪器领域创新的经典案例,它的开创性,具有引领整个行业发展的意义。
这样一个看起来像ipad,但上市时间比ipad还要早半年的产品,由中国工程师研发,由中国工人制造,充分地证实了中国人的创造能力。
任何产品的研发,一定是基于需求,但很多跨国公司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发现,去发现本土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一点上,ge医疗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并从发现本土需求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中国经济地区差异大,医疗水平的差异更大。十年前,ge医疗的研发人员在基层调查中发现,中国基层超声市场还是黑白机一统天下。这些仪器体量大,基本无法移动,而且操作难度大。而另一个现实是,基层医院操作人员操作能力比较差。
研发人员敏锐地意识到,市场亟待一款图像质量高、操作流程简单、界面优化易懂、易学易用的彩色超声设备。2007年,ge无锡仅用3个月便设计出业界第一款为中国基层市场量身定制的logiq c系列超声,一年内推向市场后受到极大追捧,成为ge医疗在中国市场上超声业务的新增长引擎。
2011年,ge专门成立了针对中国基础医疗客户的研发团队,研发中心高层亲自带队深入基层,面对面地了解院长、超声医生、患者的真正需求。
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无锡研发团队工程师到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探访,看到了基层医院的现实困难:“院子里杂草丛生,地面凹凸不平,下雨时泥泞不堪。3层小楼没有电梯、空调……唯一的超声医生,原来是一名出纳,经过培训后拿到上岗证。为欢迎我们,她把超声机擦得干干净净,慌忙擦键盘时把机器按成了英文操作界面,她怯生生询问,怎样变回中文……”
通过实地探访,ge看到了基层医院无数超声医师共同的特点和需要:他们缺乏专业性、不会使用超声设备,需要设备的使用界面、工作流程简单,可靠性好,环境适应能力强。
于是,工程师们开发了教学软件扫查助手,这个实时回答问题的助手,可以让农村医生在没有专家的帮助时,也能轻松使用超声系统。
在ge无锡20周年庆典上,ge医疗宣布与无锡市人民医院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临床评估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助力医疗产业的升级。与医院开展合作,也是ge医疗寻找研发灵感的重要渠道。
无锡人民医院心功能科主任钱大钧说,早期的超声设备,大多是按键式的。在医生实际的操作中,病人体液溅到键盘上的意外难免发生。按键难以清洁消毒,而且污染后也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一线医生把这些信息反馈给研发人员,ge医疗很快开发出触屏式的超声仪,解决了这个问题。
2011年,ge医疗无锡团队推出与智能手机同样大小的超声视诊仪,可以为医生到偏远山村巡诊提供方便,在遇到急救、灾害救援等特殊的事件时,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基于本土需求的研发,首先解决了中国基层医疗中一些现实的问题。ge全球高级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介绍,“过去四年,在中国研发并投入中国市场的新产品超过40款,其中70%是针对基层医疗。我们为什么把中国定位成为经济型产品研发中心,主要是我们发现了大量来自基层的需求。中国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的需求,跟西方国家是完全不一样的。”
截至2015年,ge无锡公司累计拥有104项国际国内专利,累计开发新产品65个,其自行研发的高端笔记本彩超居世界领先水平。
当然,基于中国本土需要的研发,还不仅仅满足中国需求,ge医疗很快发现,这些来自中国的新产品,到了其他国家市场,依旧是最受欢迎的。
ge医疗把这种产品源自中国而畅销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现象,命名为“反向创新”,所谓“反向”,其实是基于过去中国原创研发能力弱、研发主要由发达国家发起而言。“反向创新”说明,基于中国市场需求和中国的研发人员,中国研发团队也可以创造领先世界的产品。这个现象,也许值得中国本土企业研究。
“先进制造”带动产业升级
《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是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关键词,在中国特定的经济环境中如何实现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ge医疗已经开始自己的探索。
2014年6月,ge医疗天津工厂落成,这个投资1亿美元的工厂,主要生产面对基层市场的磁共振成像系统,是ge在美国本土以外设立的唯一一个主要生产核磁共振所用磁体等相关医疗影像产品的生产基地。
磁共振设备体量庞大而且非常精密,对制造技术要求高。为了提升中国高端医疗设备的生产与制造实力,ge医疗天津生产基地将智慧工厂(brilliant factory)和全球领先的磁共振生产技术、绿色制造等精益生产理念实现在了生产中,通过“先进制造”带动中国高端制造水平的提升。
在ge天津生产基地,参观者最大的感受是,一间偌大的厂房,正在操作的技术工人却很少。事实上,在貌似空旷的生产空间里,一张繁忙的信息传输网络,正在实时传输着庞大的数据信息,只是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这张信息之网。
这张信息之网的基础是基于ge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的智慧工厂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实时捕捉产品与设备的工业参数并将其数字化,再利用大数据和软件进行分析,经过云端传输至车间显示屏、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平台。管理人员只需要在控制室,就能随时监测产品生产参数、生产状态等关键参数。
这样一来,生产与管理人员可以整体把握工艺与产品质量水平,判断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而开发人员、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则能够在更大范围的工业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的解决方案层面展开合作。
智慧工厂是ge推进数字化工业转型,从而改变制造型工厂管理方式并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举措。ge目前在全球共有75个智慧工厂的试点工厂,天津生产基地是目前ge在中国唯一一个医疗领域的试点工厂。
同时,为了推动绿色制造,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率,构建高效、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2015年7月,ge医疗天津生产基地建成了一套世界最先进的液氦净化回收系统。
液氦是超导磁体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原料,它维持着超导线所需的绝对低温环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昂贵资源。天津生产基地采用目前世界一流的液氦净化回收技术,可以捕捉生产过程中溢出的氦气,实现液氦100%的重复利用,同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零损耗,真正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绿色生产。
中国政府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等概念,究竟给跨国企业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对于这个问题,ge医疗表现出了极大的自信。正如段小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ge一百多年来,从来不畏惧竞争,相反,竞争是能够促动企业不断进步最重要的原动力。我们相信中国会保持长久的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ge医疗在中国的发展样本说明,跨国企业的良性发展不仅能够直接带动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将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启发,在新一轮产业升级转型的发展过程中,跨国企业依然是重要的参与者。
※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