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封面 > 正文

军民融合的上海优势-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日期:2017-08-0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军民融合,从国防战略到国家战略,是一个根本性的、革命性的飞跃!其所涉及的领域体现在产业、技术、资本、市场等多方面的要素,按有关设想即到2025年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寓军于民、资源节约、充满活力的良性格局,还有不少艰苦的探索在等待着我们。
撰稿|要 英 阮汝麟
 
      军民融合,最近成为军、地双方的共同热词。概括地说:所谓军民融合,就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我军和我国国防事业,长时间里是由毛泽东军事思想武装起来的;其核心精髓就是“人民战争”的根本理念。发展到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世界大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打不起来”的重要判断,我国国防战略转为“为经济建设服务”和立足于“平战结合”。“平战结合”的进一步升华就是“军民融合”,即由国防战略进化为国家战略。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
 
军民融合的历史底蕴
 
  军民融合,是基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新中国的战略实践。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除了旧中国反动政权腐败无能之外,工业和武器装备的极端落后,也使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领导人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自力更生地打造“护国重器”,并从体制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如上个世纪50~70年代,我国处于“军民结合”阶段。1958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方针后,开始对国防科技工业进行管理机构改革,从而拉开了军转民的序幕。不过这一时期,国防工业与国民经济各成基本体系,虽然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国防工业实行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但军队、政府间职能各成体系,加上国家实行面向国防建设服务的战略,使得国防工业依然独立于民用,还是强调民用为备战服务、为发展武器装备业服务。
  上个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国国防体系进入“军民一体化”阶段。尤其是总设计师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之后,国防科技工业开始实行军民结合,要求国防工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为经济建设服务,以四个现代化建设带动国防现代化。国防科技工业为与国民经济相结合,实行了公司制和市场化改革,将航天、航空、兵器、舰船等军工总公司改组为10个集团公司,实行合同制,实现了政企分开、供需分开,从而使中国国防工业走上了“军民兼容”“军民结合”的道路。国防科技工业开始真正融入到国民经济体系中,由单一面向国防建设转为面向为工业、科技、经济和国防现代化服务,并大力发展民品生产和第三产业。
  至2007年,胡锦涛则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基本思想,标志着中国开始探索“军民融合”。这一阶段的基本思路是:国防工业要与经济建设良性互动,国防工业要与民用工业相联系,实现民用与国防科技工业同步发展,形成国家创新体系下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这一思想要求对军工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对不适应市场机制的军工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与关停,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历史车轮行进至2015年3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立即引发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这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
  而推动中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确保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必由之路。这对于保障解放军能打仗、打胜仗,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顶层设计也在快马加鞭,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7年1月22日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任;这是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
 
军民融合的深刻反响
 
  海外的中国问题专家已经普遍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出现了革命性的进步,它在运行效率、动员能力、资源配置、凝聚共识等方面,远胜于目前割裂的西方社会。也有中国通如基辛格博士认为:中国领导层总是能够深思熟虑、把握前沿命题、唤起公众热情,加上习近平主席本人的个人魅力,执行力方面特别强。
  这些判断是很有见地的,现在的中国社会确实如此,只要党中央和习总书记高瞻远瞩、决策果断、政令公布,就会形成社会凝聚力和现实生产力。以“军民融合”战略在各界、各地得到的呼应和成果为例,就可以充分得以体现。如科技界和理论界得出的共识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很多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程度远远高于军队信息化程度,实现军民融合发展,借鸡下蛋、借海出船,是军队科技强军的必然选择。美、英、法、德、日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所需要的高新技术80%~90%来自地方企业。因此,通用技术时代到来的本质意义,就是军与民两大领域真正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对“命运共同体”。
  我军重要智库——中国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在其发布的《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4》中显示:中国的军民融合度在30%左右。这标志着中国的军民融合处于由发展初期向中期迈进的阶段,处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进的阶段。还有这一领域的专家认为:中国“民参军”尚处于起步阶段,兼具机制灵活、效费比高等诸多优点,未来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所谓“民参军”,即民营企业、民营资本,或者以民品为主的国资进入军工行业,眼下热情十分高涨。
  笔者认为,“民参军”的意义在于:促进军民深度融合,盘活存量资产,吸引各种渠道资源进入安全领域,促进创新,加快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同时,解决原有中国军工资产的效率问题,构建中国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军民深度融合的运行体系,由原来的“输血”转为“造血”,促进军工产业升级。而关键效果则是把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相结合,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崭新的国家先进科技工业基础,实现军民合作共赢的目标和领先世界的生产力。
  我国有代表性的龙头军工企业,也已经将“军民融合”战略贯彻到实处。如在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看来,一家军工企业要在社会上有影响力,必须高度重视军民融合产业。他这样表示:“2017年集团公司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要达到1470亿元;初步构建协同共享的集团公司军民融合产业研发体系架构,逐步提升研发能力;着力构建‘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新业态。”无独有偶,中航工业航电股份董事长卢广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军工是尖端技术优先应用领域,也是颠覆性创新的汇聚之地;大力推进军民融合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全局,则是大势所趋。
  从目前来看,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前景极为广阔,通用航空、北斗卫星导航、商业航天发射、网络安全等,每一个产业无不是以万亿计的市场规模。有关数据还显示:目前我国已有8万多家高新技术民企,其中产值超亿元的有1500多家,并且部分企业在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众多领域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均达到或超过了军工标准;而随着军民融合战略的逐年推进,其生产力必将得以释放并储备为潜在战斗力!此外,军工央企也不妨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如通过ppp或股权投资的方式更直接地与民营企业合作,将民企的尖端技术元素尽快产业化。
 
军民融合的国际借鉴
 
  军民融合,从国防战略到国家战略,是一个根本性的、革命性的飞跃!其所涉及的领域体现在产业、技术、资本、市场等多方面的要素,按有关设想即到2025年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寓军于民、资源节约、充满活力的良性格局,还有不少艰苦的探索在等待着我们。这里不妨看一下海外军民融合的相关案例经验。
  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军队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太大交集。但海外研究表明:事实上现在许多的科技技术,大到互联网,小到纳米科技,其实都源自于军民融合。军民融合,可以将国防和军队建设时产生的成果与经验推行到民间从而促进整个国家各个方面的成长。于民而言,吸收高尖国防科技技术能将社会改造的更加完美,于军而言,能够在节省下大量开支的同时获得民间技术和人才的创新火花以继续完善军用技术。这种互利互惠的本质,推动着世界上大多数的军事力量强国积极施行军民融合政策,而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美国和以色列了。
  冷战时期,美国与前苏联进行着大规模的军备科技竞赛,许多军工科技产品的原型被创造出来,与此同时,民用技术落后的问题也突显了出来,军备竞赛时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也让美国政府苦不堪言。因此,在多种要素的集合下,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开始推广军民融合政策。
  说到美国的军民融合,就不得不提国防高级项目研究局(darpa)了,它虽然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同时也是施行美国军民融合的支柱性机构,除了隐身战斗机、军用武器外,无人机、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及互联网等军民两用科研项目也都有它的参与。一方面,它负责与民营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以进行专项技术的研发合作。另一方面,它为政府向社会开放军用技术的使用权限,由民营企业自身完成技术的民用转化工作。在darpa的影响下,许多美国高校开始承接国防项目,民营企业也开始同时涉足军民两块产品。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波音公司。波音公司曾是军用飞机生产厂家,在军改民后,成了同时经营军民产品的公司,2016年12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了2015年度全球军工百强企业排行榜,波音公司保持世界第二武器生产商的地位。《财富》杂志于北京时间2017年6月7日晚发布了最新的美国500强排行榜。波音排名24,营业收入94,571百万美元。同时,波音公司还力图与中国展开民品合作。这些成就,都标志着美国军民融合项目的成功。
  作为对军民融合概念有一定了解并长期实践的国家,美国的军民融合思想已经有着长足发展。而随着其国家需要、世界多元化以及国际上纷繁复杂的政治情况,美国对自身军事实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仅凭国内军队的国防资源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其不断膨胀的军事需求。为此,美国的军民融合政策进行了一次更新换代,在darpa的基础上,美国设立了美国创新国防实验单元,其办公室特意设立在了全美高校及高尖企业扎根地区,实时探查这些地区的科研技术情况以力求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民间科技资源。在这样的组织驱动下,仅2016年第四季度,该机构就签订了12个、总价3600万美元的合同,其内容涉及无人机、沙盘模拟、无线通信多个领域。在国内创新主体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及时发现并与其合作,最大化利用民间资源而非国家资源,可以说是美国军民融合政策的新常态。
  而以色列的情况,除了周边都是“阿拉伯强敌”之外,其行业结构、研发水准和人力资源等军民融合状况,其实和上海所需比较接近,更值得上海加以借鉴。
 
军民融合的上海优势
 
  在贯彻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方面,上海首要优势就是政治优势和军民团结的传统优势。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不久,上海警备区党委的十二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就于3月23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韩正在会议上强调:今年是国防和军队改革决胜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警备区各级党委和全体官兵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还提出,尤其是要“统筹各方求实效,着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探索具有上海特色的军民融合新机制。同时,发扬军政军民团结优良传统,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全力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为进一步强化认识,八一前夕的7月11日,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还听取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姜鲁鸣作《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专题辅导报告。市委书记韩正主持会议并强调,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服务好、实施好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真正把军民融合思想融入和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做出上海更大的贡献。 
  除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高度重视,上海在实践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方面还具有自身独特的产业优势、资本优势和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得益于上海多年累积的经济基础、工业体系和研发能力。上海尤其是在航天、航空、航运和船舶制造领域具有全国其他省份不可替代的优势;神舟上天、蛟龙下海等都有上海的贡献。
  资本优势,以往谈得比较少;因为军工事业通常是自成体系和资金自我循环的特殊行业。而如今要加强军民融合了,通过资本市场筹措发展资金和谋求股份交易、转让等常规手段,是再也正常不过了。上海的资本市场是开放、高效和规范的,在中央部委的指导下,不少兄弟省市的军民融合项目也是在第一时间谋求上海的支持。如今年6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省并发表相关军民融合的重要讲话之后;山西省就决定重点建设军民融合的三个园区。即山西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长治市城南工业园区(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兵器工业太原科技产业园。而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和协同创新项目聚集发展,就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
  上海在人才方面的优势,是海内外公认的。表现在军民融合方面,上海不仅拥有卫星、导弹、电子、通信、医疗等多领域的院士、专家和工程师,还有大批高水平的数字化高级技工人才,可以在军舰制造、航母维护、军机维修、通信导航、后勤补给等方面发挥战斗力的作用。一旦有事,这些行业常规化训练的预备役人员和民兵力量,就可以立即投入应用;而平时,他们也是国家战略的生力军。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上海有优势、同时也有能力不断满足国防和军队建设日益提高的需求。而“主动对接服务、充分挖掘潜力、贯穿方方面面”,就是上海在践行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方面最昂扬的姿态。相信,作为改革开发排头兵的上海会更加出色!
链接:智库观点:
 
本轮军改,必将加快强军梦与强国梦的实现,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7月8日,“光辉的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召开,以学术研讨的形式纪念建军90周年的光辉历程。
  党如何创建自己的军队?“党指挥枪”如何成为建军原则?人民解放军90年的光荣与梦想所系为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军事思想与军队建设有着怎样的重要关系?军事理论与实践又是如何创新发展的?对于这些重要的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与会专家各抒己见,积极探讨。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健研究员指出,回顾建军以来光辉历程,说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具有历史必然性,是在血与火的战斗中经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的政治设计。其次,此轮军改堪称军史上“第二次飞跃”,体制编制、政策制度、军民融合三大改革方向都取得重大进展,将加快强军梦与强国梦的实现,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军改后解放军更为强大,将承担国内外各种职责和更多的国际义务。中国将深入研究在海外实施军事行动的规律,走出不同于西方的道路,既有效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又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副部长项修阳教授指出90年前的南昌起义,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中共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为重要标志,载入革命史册。具有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光荣传统的人民解放军,是党和人民事业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社会主义中国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始终站稳脚跟的重要支撑力量。当前,军队正紧锣密鼓地实施改革强军战略,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而努力奋斗。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日趋复杂,国家安全发展面临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学术研究意在搭建历史与现实连接的桥梁,为当前人民军队进一步推动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科技兴军、练兵备战等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提供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贡献新智慧。
       海军指挥学院黄春宇副教授认为自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更要坚定文化自信。海军在支撑民族伟大复兴和海洋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坚持文化自信,就要传承和发展优秀战略文化传统,引领海军发展。历史上我国战略文化传统有儒家思想烙印,具有鲜明的大陆特色,“农耕文明”造就了“内向、和平”倾向,文明的历史经验形成了“道、义”战略文化内核。“内向、和平”的战略文化倾向决定海军发展目标是“静态威慑”,“道、义”战略文化内核使海军建设保持“防御性”性质。四个自信思想指导可以推进战略文化向具有我国特色的“国家利益至上”方向发展,对海军建设也将带来深远影响。海军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向更加主动作为方向发展,向大洋海外方向发展。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