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封面 > 正文

兴趣班,是怎么“变味”的?-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日期:2017-01-0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在采访中,有不少参加艺术学习的学生告诉记者,进入考级准备后,考级几乎就成为了艺术学习的全部内容,包括反复练习考级曲目和技巧,使得部分原本兴致勃勃的学生渐渐丧失了兴趣。
记者|应 琛 实习生 | 秦诗雨
 
      把你的孩子训练成语言小天才,让你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知从何时起,很多培训机构的招生主题从“兴趣”变成了“考级培训”。虽然孩子不一定愿意,培训费也高得离谱,但仍挡不住家长们的追逐。
 
一场兴趣的发现之旅
 
  2016年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中,有这么一句让人难忘的台词:“你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等于这辈子都完了。”看过该片的年轻观众纷纷反映,电视剧里饰演董文洁的海清,那表现真的好像初高中时那个对自己苦口婆心的妈!
  不过,这句台词原本并没有出现在剧本里,而是海清的即兴发挥。海清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虽然现实中她不怎么看重儿子的成绩,但跟普通父母一样,也为到底要不要让孩子上培训班头痛过。
  “你想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却发现周围的环境比你想象的紧张多了,当你的孩子每天很早放学回来什么都不干的时候,你会发现周围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正因为如此,海清最后还是让儿子丹尼尔上了培训班,而且还挺多,“游泳,画画,钢琴,书法,围棋,国际象棋,还有国学……”这一数就是7个。
  但海清认为,在她和孩子的概念里这些都不算“培训班”,“我叫它们兴趣班,大部分是丹尼尔自己有兴趣的,他感兴趣,我就支持。”除了钢琴班,钢琴是海清强迫儿子学的,“倒不是为成名成家,就是觉得学钢琴能让他自己正视困难,自己想办法越过困难,磨练心性。”所以即使丹尼尔对学钢琴没啥兴趣,“但仍然在学”。
  生活中,海清的想法确实也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的观点,“peter妈”就是其中之一。在她看来,孩子小的时候其实是比较迷茫的,他不一定真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学一些,一方面能陶冶情操,一方面也是一场孩子真正兴趣的发现之旅”。
  因此,今年18岁的peter从幼儿园起就上过围棋、画画、大提琴、网球等各种培训班或者私教。“大提琴,他学了一个星期就放弃了。网球,从7岁一直打到了17岁,也在市里举办的各年龄段比赛中得过名次。”“peter妈”说,“小朋友的兴趣有时是需要逼一逼的,需要给他们设立一些小目标,考级其实可以算是这样一种目标,不然很容易荒废。”
  不过,就在去年,打了10年网球的peter却找妈妈深谈了一次。“儿子告诉我,其实他并不喜欢网球,坚持打下去是为了给我面子。他其实对壁球比较感兴趣,想改学壁球。”“peter妈”说,peter已经成年,应该尊重他的志愿,“之前的网球基础并没有白费,他学起壁球来就比较容易上手,进步很快。”
  目前,peter正在美国上大学。“peter妈”表示,不是说有了才艺可以为他报考大学时加多少分,而是有了一技之长的他能够更快地融入美国学校的那种氛围,“和美国孩子打成一片”。
 
不要毁在兴趣班
 
   家有初中生的“丫丫妈”, 与“peter妈”的观点略有不同。在她看来,兴趣班应该是孩子主动提出想上,而不是家长硬逼着去的。因此,一直到丫丫上了小学,看到班级里80%的小朋友都会才艺,丫丫主动提出想学一门乐器时,她才给女儿物色起了学校。
  “当时,家里正好有现成的电子琴。”在征求了丫丫的意见后,“丫丫妈”在家附近给女儿报了一个培训班,“这家培训学校的入口处张贴着各种考级通过的表彰。”
  丫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老师问她要不要给女儿报名考个级,“老师说,我女儿的水平可以考三级了,我想考级也能督促她认真练琴,就给她报名了。”
  报名之后,“丫丫妈”先是交了几百元的考试和教材费,接下去的两个月,课程内容完全照着考纲走。“反反复复就练一首曲子,完全是应试。考试最后是通过了,但两三个月后这首曲子,她就完全不会弹了。过了级,也并不是真实水平的反映。不但没有推动作用,反而让女儿失去了弹琴的兴趣。”
  “丫丫妈”给记者举了个朋友的真实案例:两个同时学琴的孩子,其中一个不断“跳级考”,比另一个孩子早三年拿到钢琴9级证,可是过度而枯燥的练琴、考试,使他对钢琴产生了厌烦心理,长大后不愿再碰琴。而另一个孩子把弹钢琴视为心灵交流的体验,从中感受到乐趣,钢琴成为他的朋友。
  后来,丫丫就没有继续学琴,她喜欢上了画画。有了前车之鉴,“丫丫妈”特地给她报了一个以兴趣爱好为主的班。现在,读初二的丫丫所在班级就是画画特长班,她也一直将爱好坚持到了现在,平时没事就喜欢涂涂画画。
  “当然,任何项目学到最后总要有个形式来体现你的学习水平,丫丫后来画画也参加了考级,但并没有参加任何突击的训练。”“丫丫妈”说,考级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能为了考级而考级,“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不用做任何特训,随考随过。”
 
“音乐是一门关乎人的心灵的艺术,音乐能赋予你多少取决于你的心门向音乐敞开的程度。正因为每个人的天赋条件和渴慕程度各异,我们老师向学员所倾注的速度和力度也是不同的。所以,学员们不要有图快贪多的心态。”这是写在一家音乐培训机构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官网上的一段话。
  当记者拨打该校电话咨询时,接线老师谈的不是艺术,而是考级。“考级可以看作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也是促使孩子能够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
  事实上,当记者点开其他艺术培训学校的官方网站时,第一眼看到的几乎也都不是学校艺术氛围和素养的介绍,而是考级资质、考级知识点罗列。
  在采访中,有不少参加艺术学习的学生告诉记者,进入考级准备后,考级几乎就成为了艺术学习的全部内容,包括反复练习考级曲目和技巧,使得部分原本兴致勃勃的学生渐渐丧失了兴趣。
  但是,促使各类教育机构越来越功利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培训机构本身。在电视节目《我是先生》中,来自新东方的英文老师董仲蠡在讲述自身的教学经历时表示:“每当我讲到要翻译出有文采的作品,首先要具备十足的文学底蕴时,就有学生问我,‘这能提分吗?有什么用呢?我就想过级,剩下的我都不需要。’”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