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优秀电影致敬“一百岁正青春”的时代-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上海,中国电影的摇篮。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勇往无前地出发;如今,党员总人数已经突破9000万的“世界第一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开天辟地,改写历史。
1993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成功举办。2021年“七一”的前夕,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秉持初心,继续为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而努力;同时,更重要的,本届上影节,要在党的百岁华诞的大好日子里,充分渲染这红色的浪漫、这慷慨激越的心情。
艺术来源于生活。山河壮丽,岁月辉煌,光影因之而加倍精彩。
《1921》,回到梦起之地
毫无疑问,本届上影节最突出的亮点,是对“建党百年”主题的各种呼应。
其中,开幕影片《1921》广受瞩目。在6月11日晚举行的金爵盛典上,该片的主要演员献唱一曲《少年》,唱出了“百年风华,千秋伟业,万世少年”——100岁了,依然永远是少年,永远向前。
《1921》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拍摄,黄建新、郑大圣执导,黄轩、倪妮、王仁君等一批优秀演员出演。影片以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发生在1921年前后的故事,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的历史群像——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国内黑暗势力的追踪和阻挠,克服重重困难,齐聚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这部凝聚了几百位中国电影人数年心血的匠心之作,在上影节上率先与观众见面,意义非凡。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影视作品的编年史结构,《1921》紧扣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全景式地讲述了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鲜为人知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记录了这段艰辛而又光荣的历程。它是严肃又鲜活的党史,是好看、感动的党史,润物无声、动人心弦、引人入胜。通过描绘百年前有志青年们不畏牺牲、救亡图存的奉献精神,向观众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正是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使命而诞生的历史必然。
拍摄期间,主创团队在全世界范围辗转万里挖掘详实史料,邀请党史专家全程参与,更是1:1还原建党原址建筑群,可谓呕心沥血。此外,《1921》在镜头运用上追求动感和韵律,使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不仅真实再现了上世纪20年代上海的城市面貌,还通过厚重且诗意的画面,传递出独特的艺术美感。
提及创作的初衷,该片监制、导演黄建新说:“我们这个戏里面出现的先辈,真的是用生命去追求真理,去换取更多人的未来,这才叫伟大。为什么他们创建的政党只用了28年的时间就改变了中国?这就是我们想拍这个戏的原因,我们想去探寻这种超越生命的信仰的力量。”
《1921》聚焦展现了“一大”代表们的风貌,那些百年前的青年人,凭着坚定信念和一腔热血,于水深火热的年代吹响了“觉醒”的号角——这也是对当代青年人的鼓舞,鼓舞他们思考“怎样的青春最有意义”。电影选择了贴近历史人物当时年龄的青年演员们来出演,既是为了保留“青春”的真实感,也是想传达年轻昂扬的气质。许多演员进组前都阅读了大量人物传记和历史资料,在深入了解角色后,通过不断与导演沟通交流,努力进入人物状态。制片人任宁表示,常常在监视器里看到演员在镜头前呈现出导演追求的 “心中有信仰,眼中有光芒”的少年感。
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也表示,“(1921年的)一大代表们,可是真正的年轻人!他们为什么成立中国共产党,怎么成立中国共产党,结合每个人的个人经历和心声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从年轻人的角度,从每个人的角度,把这份青春与理想展现出来”。
特别策划“百年征程·红色光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上影节的展映板块,还特别策划了“百年征程·红色光影”单元,通过放映讲述各个时期红色故事的经典影片,展现建党以来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奏响优秀党员和英雄人物事迹的赞歌。
《白毛女》(1951)是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的银幕处女作(时年22岁),根据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经典歌剧改编。该片由曾执导过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的导演王滨和电影艺术家水华联合执导,荣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片中,陈佩斯之父陈强因扮演黄世仁而成为新中国银幕上的“头号反派”,郭兰英演唱的《北风吹》《扎红头绳》则传唱至今。这里必须补充的一个动人的插曲是:6月13日下午,在本届上影节“永远做党的好女儿——庆祝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从艺80周年”的活动现场,田华深情地表示:“80年弹指一挥间,是党培养我长大的,我跟着中国电影走过了70个春夏秋冬。我是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者,现在老了我依然要为人民服务,这是我的信念!我是喝着党的乳汁长大的,我会永远做党的女儿,永远为党工作!”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人物事迹的电影。影片以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李白烈士为原型,讲述电报专家李侠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使用秘密电台传递情报的故事。主演孙道临为了演好角色,探访了李白夫人裘慧英及多位地下工作者,并学会了发报技术。近几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惊艳观众,更说明了原作是可以被不断挖掘的“宝藏”。
《青春之歌》(1959)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在国庆10周年推出的影片,根据杨沫创作的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学生运动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讲述大户人家之女林道静自“九一八”至“一二·九”这一历史背景下的觉醒与成长并投身革命的故事。影片由导演崔嵬和陈怀皑联合执导,他们大胆起用了中南人民艺术剧院初出茅庐的女演员谢芳出演林道静,其青春、真挚、激情的表演,成就了一代人的“女神”。
《红色娘子军》(1961)根据1931年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的事迹创作,由电影导演谢晋执导。当时尚在上海戏剧学院读书的祝希娟出演吴琼花,她成功塑造了一位勇敢、坚毅的银幕女英雄形象。影片荣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其插曲《娘子军连歌》也风靡一时。
《革命家庭》(1961)讲述了上世纪20至30年代,一个普通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故事。导演水华自编自导,夏衍对剧本进行修改,着力塑造了周莲这个角色是如何耳濡目染地从一个农村妇女成长为一个革命母亲,并通过这个家庭的遭遇,把他们跟革命事业和党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这也是第五代导演田壮壮的父亲田方、母亲于蓝唯一一次大银幕合作演出。
《英雄儿女》(1964)根据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讲述志愿军战士王成的妹妹王芳在战场上与生父相认的故事。编剧毛烽把原著中只有一句话提及的王成这个人物提炼出来,根据多位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创作了影片第一部分最具神采的段落:在战场上,王成与敌人作战时喊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而王芳演唱的催人奋进的《英雄赞歌》,至今仍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
《南昌起义》(1981)根据江西省话剧团创作的话剧《八一风暴》改编,讲述1927年6月至8月风云变幻之时,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打响建军第一枪的伟大历史壮举。影片由擅长中国战争题材的电影导演汤晓丹执导,首次将“南昌起义”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以真实姓名和身份展现,成为同类重大历史题材影片的一个创举。
……
以上都是老一辈耳熟能详的片子。除此之外,“百年征程·红色光影”单元,也收入了群星云集、互飙演技的《风声》(2009),以及“中国本土质造”的硬核科幻《流浪地球》(2019),“一天发生的故事,三个不同的视点”的《金刚川》(2020),“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的《武汉日夜》,“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先塑造自己”的《柳青》(2021)等等。
看《风声》,观众被地下党员顾晓梦最后的独白感动得落泪:“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看国内首部战疫纪录电影《武汉日夜》,观众同样感动——该片由三十多位摄影师拍摄的1000多个小时素材剪辑而成,带领观众重返2020年初、因突如其来的疫情而被全球关注的武汉。影片以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和病患为主线,以志愿者为副线,展现了平凡英雄如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夺取抗疫斗争重大战略胜利、创造出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奇迹。
本次影展放映将与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合作,《风声》《金刚川》《武汉日夜》《流浪地球》四部“新主流电影”纳入协会“步入辉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影展”中。
用电影讲党史,心临其境
“百年征程·红色光影”让人意犹未尽,上影节一鼓作气,和上海戏剧学院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携手,再推“致敬百年——用电影讲党史,追忆1921”特别策划,以时间线索为主要脉络,挑选能反映百年党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成就和关键历史场景的21部主旋律影片,通过影评导赏的方式,重温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辉煌历史,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今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实现了从大国到强国的伟大发展。与此同时,作为文化之城的上海正大力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蒸蒸日上。
发展离不开传承。一个世纪以来,新老电影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标准,创作出了包括《长征》《焦裕禄》《建国大业》《我和我的祖国》等在内的诸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在这些影片中,既有经典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也有符合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特色、成功类型化的主旋律电影,既有讲述党的诞生这一伟大历史时刻的影片《开天辟地》,也有集中展现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新作《我和我的家乡》。
如今,上影节将以建党百年为契机,用电影作品梳理百年脉络,细致分析影片中的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大力推广中国电影史上的优秀作品,勾勒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来艰苦卓绝、披荆斩棘的奋斗历程,展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铭记那些如丰碑般矗立在党的历史上的不朽人物与重要场景。而这,正是中国影视事业对传递国家文化思想和民族精神价值所产生的重要意义所在。
通过精心挑选的21部专题影片,观众和读者可以按时间发展顺序,清晰领略辉煌百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21个历史瞬间,在感受中国电影魅力的同时,充分见证历史的选择与时代的必然。
在此,不妨先拿出开创主旋律电影新时代的《建国大业》分析一二,以飨观众:
此片的成功,一是故事。我们为什么要采用政治协商会议的模式来组建新中国?为什么众多的民主党派和社会贤达,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取得最终胜利?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电影拨开历史迷雾,将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更为清晰地呈现给观众,逻辑分明。二是172位知名演员加盟,发挥了明星效应。同时,很多实力派演员的出镜,绝非为刷脸而刷脸,而是以出色的演技,服务于剧情的自然展开。对政治领袖人物的塑造,避免了旧往的审美窠臼,致力于“复杂多面、性格立体”。比如,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在山花烂漫中背着孩子,非常接地气,看到了五大书记在淮海大胜、江北安定之后开怀畅饮,温文儒雅的周恩来敞开衣衫高唱《国际歌》,看到了偏倚一旁的毛泽东微醺时露出孩童般的微笑……
一部《建国大业》,足以证明在中国电影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电影的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以《建国大业》为代表的新主流电影的创作与发行,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时期。
主旋律电影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
过去一年,面对全球疫情挑战,中国电影市场率先复苏,持续回暖,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电影的新气象。2021年,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中国电影工作者又将如何凝心聚力,铸造时代精品?如何坚持不懈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6月12日上午,在本届上影节的开幕论坛上,来自国内电影企业的领军人物齐聚一堂,纷纷为中国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透露,今年中影集团策划了近十部重大主题作品,包括从五一开始上映的《悬崖之上》,以及《我和我的父辈》《在武汉》等。他表示,通过近两年的摸索和总结,中影找到了一条主旋律影片的成功表达路径——“从小人物的角度切入,用艺术化的手法还原历史事件,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他认为所有受到观众欢迎的优秀作品,无不在真情实意的表达,与观众的情感碰撞上下足功夫。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儿则分享了上影出品的多部重大题材作品,包括《1921》《望道》《大城大楼》等。他认为,挖掘和提炼重大历史题材的时代性尤为重要。王健儿透露,《望道》在创作过程中,从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征集了100名大学生共同来参与影片从文本到表演的创作,“主旋律作品只有贴近当代年轻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才能引起共鸣”。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则颇具自信地表示,由光线传媒出品的电影《革命者》及《狙击手》,“会在中国的电影史上留下一笔”。《革命者》截取了李大钊就义前几天时间内发生的故事,还原了当时社会的真实图景和一批革命先驱形象,“影片试映的时候,很多观众都哭了”。而另一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为历史背景创作的《狙击手》,也将是一部催泪大片,“我的同事在看片过程中,从头哭到尾,而且是大声抽泣的那种,他们说这样的主旋律影片实在是太感动人了”。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博纳影业推出“中国骄傲三部曲”——《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为迎接建党百年,博纳影业又推出“中国胜利三部曲”,包括展现抗美援朝志愿军英勇杀敌的《长津湖》,聚焦武汉抗疫一线白衣天使的《中国医生》,以及致敬隐蔽战线上无名英雄的《无名》。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于冬表示,在主旋律作品创作中,除了领袖人物、著名将领,还有更多更丰富的人物形象可以被挖掘和塑造,“只有具有真正感染力、穿透力的艺术形象才会打动人心”。
万达文化集团总裁兼万达影视集团总裁曾茂军则表示,万达是唯一在全球拥有影院的电影公司,首先是要保证这些优秀的主旋律影片能在海内外的万达院线得到高品质的放映。其次,他也分享了万达电影的两部主旋律作品——讲述武汉抗疫故事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以及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我的父亲焦裕禄》。他透露,未来万达电影也将更多关注普通人奋斗的故事,寻找打动观众的情感。
对于主旋律作品如何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嘉宾们也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体会。曾茂军表示,艺术性和商业性一直是电影作品的一体两面,而具体到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他认为首先要立足于真实的历史,“我们需要团队把大量的真实数据挖掘出来,只有真实的事件加上艺术创作,才能让故事看起来更有商业性,让观众更爱看”。
于冬则以《长津湖》的创作为例,强调了艺术精湛和制作精良是影片成功的保证。他透露,为了逼真呈现在冰雪天气里,士兵嘴里的哈气,以及身上抖落的尘屑等这种细致入微的画面,整部影片有100多家特效公司共同参与,保证影片的每一帧都近乎完美。
王健儿则提到,主旋律电影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背后至少有两条规律——当代性和真实性。他说,所谓当代性,就是很多主旋律影片反映的是历史戏、年代戏,但是不代表一百年前的人物故事没有当代性,恰恰相反,有些人物身上的价值观在当代依然有它强大的共鸣性。而真实性除了表演的真实以外,还体现在场景和氛围的真实,他透露《1921》在拍摄过程中,为了1:1复刻一大会址等建筑,搭建团队利用了火烧、水冲等各种做旧技艺去还原建筑的历史感。
王长田则认为,应当把主旋律作品的创作看成一次契机,“是对电影的理解,你对电影的态度放到这样题材上做好的契机”。对此,他还分享了三点创作经验:第一是为作品寻找到最合适的主创人员;第二是打破传统套路,只有手法创新才会吸引观众;第三是要重视市场收益,“如果没有良性循环,那我们今后的创作也将无以为继”。
傅若清则提出,一部成功的主旋律作品必须兼顾艺术属性、技术属性和商业属性三个核心点。他表示这三点也是贯穿了整个电影制作的链条,“在创作过程中,首要重视的是艺术属性,而在制作过程中则要强调技术的把控,当它成为一个商品呈现给观众时,我们就要遵循商业的逻辑。只有坚持这三个核心点,才可能兼顾到社会和经济效益”。
程武则认为主旋律创作要谨守两个原则:一个是对历史的尊重,“大事不虚,真实严谨是首要原则”;另一个则是艺术手法的创新。“只有用创新的手法,将传统革命故事、革命群体用新意表达出来,才能够让当下年轻人有共鸣、有共识。”
而在6月13日上午举行的本届上影节“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探索”金爵论坛上,制片人梁静、导演李骏、导演尹力、编剧赵宁宇、导演郑大圣等,不约而同地表示:主旋律电影其实就是主流电影,这些主旋律影片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正是因为其表现形式受到观众的喜爱。
观众的心头,其实回荡着相同的旋律;当银幕内外的旋律发生高度共振的时候,我们明白,这是时代的洪流,它浩浩荡荡,不可阻挡。(记者 孔冰欣 实习生 刘堃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