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东西交融的钢琴岛-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阅读提示: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鼓浪屿的发展清楚地记录了外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也记录了从海外归来的具有开放精神的闽南人民开展早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撰稿|王仲昀
提到厦门的鼓浪屿,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岛上包罗万象的万国建筑群,还是昔日郑成功操练水师、赞不绝口的日光岩?抑或是现如今商品琳琅满目的文艺小店?除此之外,实际上鼓浪屿还有一个响亮而优雅的名号——钢琴之岛。
“鼓浪屿是中国在全球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见证,具有显著的文化多样性特征和现代生活品质。鼓浪屿的发展是体现 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中叶现代人居理念的独特示范。鼓浪屿反映出中外多元文化在各个方面的广泛交流,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真实且完整地记录了其曲折的发展进程和生动的风格变化,真切地反映了激烈变革时代的历史。鼓浪屿见证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共同发展的历史,为中国和其他地区不同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参考。鼓浪屿独特的装饰风格建筑遗产记录了物质化的文化交融,形成东南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建筑运动。”这是前不久在波兰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于鼓浪屿的评价。
不断变革与包罗万象,无疑成了现如今申遗成功的鼓浪屿背后的核心内涵。
听涛轩,琴声依旧
如果把鼓浪屿看作是19世纪至20世纪风云跌宕的历史变革的见证者,那么岛上的钢琴博物馆则是见证了那一段历史时期世界钢琴艺术的精彩纷呈。“听涛轩”,这个名字就极为优雅的建筑,位于鼓浪屿风光秀美,热带植被郁郁葱葱的菽庄花园内。而走近“听涛轩”,不仅能聆听到阵阵涛声,而且还可以听到来自钢琴博物馆那优雅的琴声。若是想要领略这座钢琴之岛上关于钢琴的印记,那这里一定会是首选。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落成于2000年1月,选址于菽庄花园的“听涛轩”,是当时亚洲最大、全国唯一的钢琴博物馆。馆内至今收藏了100多架来自世界各国的名古钢琴和百盏古钢琴灯台。这些古钢琴珍品来自澳大利亚爱国华侨——胡友义夫妇的毕生收藏。上个世纪末,胡友义先生和妻子黄玉莲女士得知当时的鼓浪屿区政府将进行音乐文化的开发和建设,于是决定把他们收藏的世界名钢琴送回祖国,运到故乡,建立一座钢琴博物馆。胡友义先生成长在鼓浪屿,长期生活在澳大利亚,但异乡海风未能吹散他对祖国以及家乡的感情。
“不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鼓浪屿都是我永远的故乡。我把我毕生收藏的钢琴放在这里展览,是我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搬回家。”2000年1月8日,钢琴博物馆在鼓浪屿正式开馆,胡友义先生深情地对来自各国、各地的来宾表达了自己的激动与喜悦,众人当场也看到了他那深情的泪花,在阳光下的海风中闪烁。
申报世界遗产的鼓浪屿,是以全岛作为整体,而钢琴博物馆则是体现其作为世界遗产的活性因子。白色的半圆拱门和对称分布的白色石柱,与倾斜的红色屋顶,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中西结合,是人们驻足于钢琴博物馆面前的第一印象。而走进博物馆内,陈列着的各式各样的钢琴,现如今就和这座岛屿一样,见证着这里的历史被人不断唤起,人们开始通过各种形式来试图回味和铭记那段不断发生变革的岁月。根据统计显示,钢琴博物馆自本世纪初开放以来,接待了海内外宾客300多万人次。许多人在惊喜、激动之余,挥毫留下了发自内心的赞语,使留言簿已达厚厚的100多册。
2001年12月22日,厦门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时,钢琴博物馆二期新馆“蛇岭花苑”开馆。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用了10分钟时间,现场直播了新馆开馆的盛况。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写道:“世界第一。”全国侨联副主席唐闻生写道:“琴声传侨声。”全国文联副主席、著名音乐家吴祖强写道:“钢琴艺术的历史见证。”而参观者写道:“鼓浪屿不愧为世界音乐圣地。”“天下名琴尽在鼓浪屿,厦门真了不起!”2004年8月15日,时任中纪委书记的吴官正听完展馆人员演奏的《鼓浪屿之波》后,对胡友义赞赏道:“你的爱国精神,我非常钦佩,这就是陈嘉庚精神!”合影留念时,吴官正请胡友义站在当中,而他和夫人则站在了胡友义两侧。
胡友义先生曾经表示过,他所要挑选的不仅是百年名琴,更是能够反映钢琴发展史上最具特色的珍品,并要将它打造成世界上唯一用实物表现钢琴发展史的博物馆,而这一理念,从钢琴博物馆中收藏的诸多钢琴来看,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为钢琴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克莱格钢琴可以说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架羽管键琴,因为它是胡友义先生在1977年按照16-17世纪的羽管键琴工艺,特别请澳大利亚著名的造琴师定制的。琴身上有许多精致的花鸟鱼虫装饰,用澳洲细木纯手工镶嵌。羽管键琴有两层琴键,琴键的颜色正好跟钢琴相反,黑键是为了衬托当时贵族小姐柔软白皙的双手。里面的发音装置也跟钢琴不同,钢琴都是琴锤击弦发音,而羽管键琴没有琴锤,它有一个弦拨,跟古筝、竖琴一样,以拨弦发音。
而1857年产于奥地利的博森多福钢琴,它的“身世”也极为显赫,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制琴大师——博森多福,和他的学生一起为奥匈帝国酷爱音乐的弗兰西斯·约瑟夫皇帝精心打造的一架艺术型钢琴。该琴谱架上雕镂一对美人鱼,中间椭圆形镜框镶嵌“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头像,三条琴腿上都雕刻着奥地利国徽上姿态高贵的黑色雄鹰立体浮雕,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架拥有这种独特浮雕设计的钢琴,堪称稀世珍宝。
这些来自传统意义中西方世界的稀世钢琴,如今却静静地被陈列在东方海岸边的土地上,这或许就是包容性与多元性于这座钢琴岛的一种体现。
东临晃岩,美不胜收
有人说,“不到日光岩就不算到厦门”, 在鼓浪屿上,不仅可以在钢琴博物馆聆听到钢琴之岛的声音,还能够登上日光岩,一眼望去,将这座岛屿旖旎的自然风光尽收眼底。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位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海拔92.68米,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也是鼓浪屿的最高峰。
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这里时,看到这里的景色远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将它命名为“日光岩”。而日光岩这一名字,就和岛上随处可见的明媚阳光一样,成了这座岛最引人注目的印记。
现如今日光岩景区包括百米高台及琴园两大部分,中间以缆车索道连接。景区内主要含日光岩寺、古寨门、古避暑洞、水操台、郑成功纪念馆等景点。其中日光岩寺,俗称“一片瓦”,实际是一个天然石洞,以一巨石为顶,于明朝正德年间万历年间,依山形地势建起了这座寺庙,历朝历代这里高僧不断,著名的弘一法师于1936年6月曾在此闭关8个月。
来到这里,除了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还可以随处感受到郑成功留下的历史痕迹。这位明清之际著名的军事将领,曾于厦门和金门一带率部抗击清军,后又成功从荷兰驻军手中收复了台湾。日光岩的水操台,就是当年郑成功为收复台湾操练水师的遗址。巨崖上“闽海雄风”四个字,圆润饱满,酣畅刚健。而右前侧另一巨石上,刻着郑成功手书的一首五绝:“礼乐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开寿城,东海酿流霞。”据说,这首诗是临摹郑成功的笔迹而刻的,底下还刻着“郑森私印”和“成功”两方印章。
郑公当年在此操练水师,为的是抵御外敌,然而在那以后两百年,随着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国门被洋枪和大烟打开,东西方的文化又以另一种形式在日光岩所在的土地上开始交融,这里因为厦门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缘故,成了当时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地方。
从闽南小岛,走向世界遗产
在鸦片战争之前,鼓浪屿基本上是一个普通的海岛聚落。鼓浪屿岛最早的记载在宋代(10 世纪),被称为“圆沙洲”或“圆洲仔”。此后至1840年鸦片战争,它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发展阶段,以闽南文化为主的本土传统文化在岛上形成文化积淀。同时,由于鼓浪屿岛独特的沿海地理位置与海岛特性,使它较早地通过海上贸易,与海外特别是与东南亚地区及日本,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这个阶段,闽南文化族群在这里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核心内容,比如以日光岩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种德宫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大夫第等传统士绅宅院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从鸦片战争到1902年之间,鼓浪屿逐渐转变为西方多国侨民的聚居地,一大批外廊建筑兴起,使鼓浪屿整体向着典型的东南亚殖民地特征发展。这个阶段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通过多种渠道从鼓浪屿向中国内陆传播,在宗教、医疗、文教、体育和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东西方的文明开始在这里不断交汇。西方世界为这里带来了新的居住形式,不仅是外廊式的建筑样式,更有不同于华人传统的对住所选址、景观营造方面的理念。同时,一系列变化在鼓浪屿的本土文化族群中逐渐发生,既反映了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显示出闽南传统文化的开放性。
例如,作为黄氏宗族支系宗祠的黄氏小宗,接纳了鸦片战争后第一个来到厦门的西方传教士,成为其传教行医的场所;日光岩上“鹭江第一”的题刻,出自近代中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看世界的本土青年林鍼;四落大厝在传统闽南民居基础上,逐渐发展出“叠楼”的建筑形式。以致后来鼓浪屿上还出现了像许春草这样,既是虔诚的基督徒,又是热忱的革命者的本土社会精英,也与这种文化土壤息息相关。
1902年,《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签订,1903年鼓浪屿工部局正式成立,鼓浪屿上建立了驻岛各国侨民与中国人代表共同参与管理的公共社区管理体制,由此开始了鼓浪屿的多元文化融阶段。这一时期,外来文化仍然继续向鼓浪屿引入当时各国时尚的文化元素,建筑风格的多样化突出地表现出这一变化趋势。
而更重要的是,返乡华侨成为社区主体的建设高潮,除了在建设发展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更在融合中西文化的基础上为鼓浪屿贡献了新颖独特的文化元素,最终促成了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完整面貌,这方面集中体现在从华侨洋楼宅院的演进变化,最终产生独特的厦门装饰风格建筑。
尽管这个时期华侨群体广泛深入地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化和现代化,但其精神追求的表现,却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台湾富绅林尔嘉兴建菽庄花园,并作为由他创办的“菽庄吟社”的活动场所;巨贾黄仲训邀请文人名流创作诗词题刻作为其别墅周围的景观点缀,这些都成为鼓浪屿国际社区中不可缺少的独特文化元素。
因此,鼓浪屿最终是以全岛作为一个整体申报世界遗产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鼓浪屿的发展清楚地记录了外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也记录了从海外归来的具有开放精神的闽南人民开展早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点。从最初的一个闽南海岛聚落,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岁月的变迁,东西方文化的汇聚,鼓浪屿最终凭借其包容性而迈出了东方的海岸,走向了世界。
链接:鼓浪屿著名景点一览
皓月园
皓月园位于鼓浪屿东部的覆鼎岩海滨,始建于1985年,园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寝不寐,皓月透素帏”诗句取名“皓月园”。占地3万平方米,沿鹭江之滨铺开,亭台楼阁,飞檐巧梁,与亚热带植被形成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障景。活脱脱一个大观园。园内长13.7米、高4.7米、耗铜18吨的郑成功及其部将巨型铜雕像,让我们也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冲动。
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位于鼓浪屿东南海滨,建于1913年。原为台湾富商的私人花园。菽庄花园背倚晃岩,面临大海,东邻观海园,西眺港仔后。全园分为藏海园、补山园两大部分,各造五景: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补山五景为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听潮楼、小兰亭。菽庄十景各具风色,如果说西湖十景是十位婉约的美人,菽庄十景可比十位奔放而又不失清秀的佳丽。
海底世界
轮渡上岸后右转不远,可以看见一个巨型章鱼的铜雕,那就是海底世界的入口。不过好像全国的海底世界都差不多,这里有一具从厦门海域捕获的世界最大的抹香鲸的标本,可以让对海洋感兴趣的朋友过过瘾!
luamo的手艺
到一个地方都少不了当地的特产,而鼓浪屿的特产就在厦门鼓浪屿泉州路“luamo的手艺”。这个古色古香的店面已经有百年的历史,花草茶、手工馅饼、凤梨酥、椰子饼已成一绝,而每到鼓浪屿来的客人都会到这里来带走鼓浪屿记忆中的香味。
风琴博物馆
风琴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风琴博物馆。这里原为八卦楼,主人是台湾人林鹤寿。这栋独特的仿古建筑融东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由原鼓浪屿救世医院院长美籍荷兰人郁约翰设计。红色圆顶是直接摹仿世界最古老的伊斯兰建筑巴勒斯坦阿克萨清真寺的石头房圆顶;82根大圆柱则参照公元5世纪建造的古希腊海拉女神庙的大石柱;柱间平托的石梁和线条,可从希腊雅典广场的赫夫依斯神庙找到影子;十字形通道源于希腊,后用于罗马教堂;古希腊的陶立克式和爱奥尼克式柱头装饰和压条下的青斗石花瓶,充分展示中西结合的古典美。因其建筑精美而成为厦门的标志性建筑。
三一堂
三一堂的主体建筑在1934年基本落成(由于种种原因,堂内天花板的装修及屋顶八角形钟楼的工程延至1945年秋才修建完成)。1935年1月8日,三堂会长执联合会在厦门基督教青年会召开,厦门区会亦派人参加,会议决定把新堂会定名为“三一堂”,三一堂既寓意三个教会联合兴建之意,更蕴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
毓园
毓园坐落在鼓浪屿复兴路上,是为了纪念中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大夫而建的。全园占地5700平方米,建筑布局自然和谐。林巧稚大夫于1901年12月23日诞生在日光岩下一个教师之家,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一生中亲自接生的婴儿有5万多个,治疗无数妇科病人,而自己却孑然一身。这座恬静的园林正是为纪念林巧稚大夫而建。毓园之"毓",就是培育养育之意,故纪念园取名毓园,寄托了家乡人民对林巧稚大夫的崇敬之情。
※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