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封面 > 正文

家门口的“洋”校-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日期:2016-07-2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过去,中国家长把孩子送进洋校,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自己的中国孩子变成“洋孩子”,为了迎合家长们的需求,洋校们也常常把培养“洋孩子”作为广告关键词。但随着就业机会的变化,留学生回国就业的情况越来越多,家长们又有了新的期待:让就读于国际学校的这些国际娃也通“中国人情”。
记者|应 琛
 
      时下,让孩子提前走出国门感受国外优质教育,已成为多数小康家庭的普遍选择。毕竟国外名校林立,像美英加澳等发达国家的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更是毋庸置疑。然而随着低龄留学的白热化,小留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安全问题和文化传承问题愈发凸显,有些孩子甚至未完成学业便提前回国。
  这时候,“国际学校”这一衔接国外教育,俗称“家门口的洋校”走进了家长们的视野。以前,狭义的国际学校一般是指跟随外国侨民母国的教育制度,为外国侨民提供其母语教育的国际学校。但是目前被我们广泛关注的“国际学校”,实际上应为“国际课程学校”,其中很多是专门为中国学生今后就读国外大学而开设的国际学校。
 
家长对于国际教育的青睐
 
  今年13岁的tina(化名)是上海一所民办国际学校八年级的学生,在进入这所学校之前,tina的求学经历可谓“丰富多彩”。tina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分别在两所公立学校的国际班完成,这之后,tina全家在美国居住了2年,因此,tina的三年级和四年级是在美国读的。回国后,tina进入一所国际学校,但刚从美国回来,tina完全不能适应这所学校的学习方式,大堆作业压得她喘不过气来。tina的父母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让tina在家接受教育——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不过,在家上学的弊端慢慢显露出来——tina缺少朋友,觉得很孤单,想要重新回到学校。尽管是中国国籍,父母还是为tina选择了国际学校,他们希望tina健康快乐地成长,更重要的是,国际学校可以为tina未来选择国外留学提供更多的机会。
  在上海,像tina家这样有“海归”背景的家庭越来越多,“海归”们的孩子有可能是外籍,也有可能是中国籍,但不管国籍怎样,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需求已经与传统中国家长不同,国际学校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早前,外籍人士的子女和“海归”子女的教育需求,促成了中国教育市场的迅速蜕变。到后来,国内经济发展造成的消费升级,导致了国际学校热潮。
  在教育业内人士看来:“一些中产阶层或者更好一点的家庭,会寻找替代化的教育方式,国际教育提供了一种选择。”
  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了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52.37万人,较2014年人数增加6.39万人,增长了13.9%。
  伴随着留学热,国内国际学校也热度不减。据《2015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的国际学校数量总计597所,成为全球国际学校数量最多的国家。另据英国研究机构预计,目前中国国际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已经超过23万名。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随着国内中等收入以上家庭的增多,家长对于国际教育愈加青睐。可以说,不仅是上海,如今全国都掀起了“国际学校”办学热。
  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校长厉笑影认为,留学低龄化也是促使国内国际学校快速增长的原因,“现在很多家长甚至从孩子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考虑孩子出国留学的相关问题。但家长们又会觉得过早出国留学,孩子的价值观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都未形成,他们不能接受孩子未来仍是黄皮肤,但内心已经完全西化。所以,这些家长觉得,如果能够在中国本土接受国际教育,大学再出国,会是更好的选择。”
  沪上知名微信号“外滩教育”的创始人、前《外滩画报》执行主编田健东是国际教育领域的资深观察员,据他介绍,由于近几年国际教育受到热捧,国际学校的概念也在慢慢延伸。
  在中国,目前有两类提供国际课程教育的学校。一类是经过教委批准成立,同时具有招收中外籍学生资格的全日制学校,如包玉刚实验学校、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另一类是公办或民办高中里,主要针对中国学生开设的国际班或国际部,如世界外国语中学的国际融合课程高中项目(iic-dp)、格致中学的ap国际课程班等。
 
贵得物有所值?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际学校被等同于“贵族学校”,尽管各家国际学校不愿戴上这顶帽子,但如果从家长的角度看,选择国际学校首先必须考虑经济能力。
  “家长在选择国际学校的时候,看中的无非是学校声誉、课程师资、校园环境以及中外学生比等这些条件。所以虽然一年26万元的学费不是平均价格,但国际学校的学费不可能很低,最低为一学年8万到9万,十几万的学校也不在少数。”田健东介绍说。
  在上海市教委认定的21所高中“国际课程班”的名单上,11所公办高中和10所民办高中开设的国际班收费却相差悬殊,公办高中最少每学期只需要1500元,民办高中最多可达10.5万元,差距达70倍。
  但在采访中,校长们都认为这些“高昂的学费”事实上都花费在了师资成本和高端硬件上。其中,教师资源是各个国际学校的核心优势所在,也是不少国际学校竞相“下血本”的地方。除了一线教学老师外,行政老师也占成本支出的一大部分。而高端的硬件设施是国际学校吸引生源的一大利器——气膜体育馆、板球场、滑冰场、马术场、菜园……独具特色的场地,3d打印机、科学实验设备、校车等硬件设备的费用,也均需学费负担。
  此外,在教材方面,有的学校直接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有的租用国外教材,都需要支付引进费与租用费,前者比后者会更贵一些。
  在采访中,一些家长也告诉记者,好的国际学校贵得物有所值,因此他们还是坚定地要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的大门。
  近年来如哈佛女孩刘亦婷,交大附中offer女神汪雨星的出现,预示着要出国读好大学,不一定就要去国际学校。但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学习国际课程会让出国留学之路变得更宽阔一些。
  “最好的学生,可能是参加高考出去的,这完全有可能。因为高考是能选拔出优秀人才的。但对于更多的孩子来说,通过学习国际课程出国能够更有实力和竞争力,其教学模式和目标与国外大学能够很好地对接,不仅让学生逾越了语言障碍,到国外还可以免修很多学科,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讲是有好处的。”厉笑影表示。
  另外,国际学校里还会专门设置为学生出国留学的辅导课程。包玉刚实验学校中学部就有自己的升学指导中心。从国外请来的中心主任,从初中开始就会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适合他能力和个性发展的成长方案,并帮助他与国外大学联系。
 
不一样的学业压力
 
  国际学校课程设置与中国普通学校的课程设置完全不同,因此,如果学生从初中开始就选择上国际学校,也就意味着他将放弃高考,未来的升学只有出国留学一条路。
  自2010年7月《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试点开设高中国际课程”以来,上海市普通高中开设国际课程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办学规模。至2012年,已有15个区县的33所学校自发举办高中国际课程教育教学,引入的高中国际课程达到18种。
  记者了解到,从课程设置的分布中可以看出,三类主打课程a-level/igcse,ap和ib为目前国际学校广泛采用的课程体系。在学校分类中可以得出,ap在公立学校体系最易开展,加上美国留学的潮流,在高中阶段国际课程选择上,ap目前占据市场第一的位置。相比之下,a-level/igcse由于课程体系完整,进入中国比较早,在民办国际学校中采用得最为广泛。而ib课程体系由于体系的特点,在外籍国际学校中占比绝对领先。
  不论是大学留学还是低龄留学,田健东指出,美国仍然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目的地,其次是英国,但两者数量差距很大。因此,国内历来比较主流的是美国课程,俗称“ap”。现在ib课程也逐渐变得主流起来,但ib课程对于孩子的要求更高、更全面。
  在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原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看来,只有ib可以称作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而a-level和ap都不能算是体系,只是考试科目,所以如果有学校称提供ap课程,本身就不专业,应该叫做“美国课程加ap”,“还有像bc课程,只是加拿大某省的课程,最多叫‘国别课程’。但a-level、ap因为是英国和美国的,比较有名,产生的国际影响力比较大,所以可以认为它是国际课程。”
  唐盛昌着力打造的星河湾双语学校,主要采用的便是“中美综合课 ap”的模式,“学校已接近全英文授课”。
  而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是上海市首批双语教学实验校之一,厉笑影在谈及初高中引进ib课程的原因时表示,ib课程最初为外交官子女设计,它具有多元化的特色,汇集各个国家的特点,每个课程都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跨学科整合,并且特别关注学生的服务和创造意识,要求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活动服务身边的人,跟学校旨在培养走向世界的中国人的目标非常吻合。“同时作为外语特长的学校,双语教学一直是我们的特色,至少英语不是问题。”
  也有一些家长认为,国际学校不以中国高考为目标,因此孩子可以在这里轻松“过关”。对于家长们的这种误会,国际学校极力澄清。
  包玉刚实验学校总校长吴子健曾告诉《新民周刊》,读国际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业轻松。“我们小学和初中,都要参加isa国际学校测试,即全英语教学学校的学生测试。而中学部学生将在10年级完成igcse课程后,参加全球统一的考试,之后在11、12年级学习ib课程。另外,我们学校也参加长宁区进行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
  厉笑影则介绍了世界外国语中学国际课程的评价方式,各个学科都是过程性评价,而不是进行简单的量化评价,学生的个人观点、论证和论据、最后所形成的报告、日常上课情况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依据,每个学生最后拿到的是在校表现的综合评价。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就读国际课程前,一定要帮助孩子做好充足的准备。”厉笑影强调,如果家长以前将不用参加中考作为选择国际课程的原因之一,那么他可能对国际课程的理解还存在局限。上海市规定,从2014年开始,本市初中毕业生报读普通高中国际课程,必须参加中考并达到相应分数线,方可被正式录取。
  厉笑影建议,如果一个学生思想独立性比较差、自我约束力不强,或者英语水平不佳,家长还是应该暂缓让孩子报读国际课程的计划。
 
更多民办力量的加入
 
  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到,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2015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也指出,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国际学校数量最多的国家,主要归功于民办国际学校的迅猛增长。在公办学校国际化受到政策限制、外籍国际学校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高品质民办国际化双语学校,将会是未来五到十年的主要增长点。
  报告预测,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订,未来五年资本市场会推动国际学校行业的发展。比如中泰桥梁拟在北京朝阳和海淀两区建设两家国际学校,预计两校区将在2016年和2017年开学,招生规模约5000人。同时,房地产机构积极进入民办国际化学校的市场竞争中。比如2015年年中,万科联手深圳中学共建万科梅沙书院,上海万科也在宣布成立一所9年一贯制私立学校——上海万科双语学校。
  记者从上海万科双语学校了解到,作为一所民办的9年一贯制的私立学校,包括了小学和中学,学生的年龄段从6岁—15岁。学校将于今年9月开学,共招收一年级共四个班级,六年级共两个班级(其中一个是直升班),每班最多24人。对于报考万科双语学校的一年级学生来说,需要经过两轮面谈,考察孩子的学习潜能、中英文能力,以及综合素养。
  事实上,上海万科双语学校的前身是复旦万科实验学校“国际双语c班”,国际双语c班创立于2006年,c班是为有中英文语言基础的境外小学生开设的一种优质小班,提供中英文双语教学。2015年6月,“c班”首届毕业生100%进入全球知名高中。
  据万科双语学校校长陈舒介绍,“国际双语c班”模式将被完全引入新校,包括原有全部师资班底和在读学生。
  过去,中国家长把孩子送进洋校,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自己的中国孩子变成“洋孩子”,为了迎合家长们的需求,洋校们也常常把培养“洋孩子”作为广告关键词。但随着就业机会的变化,留学生回国就业的情况越来越多,家长们又有了新的期待:让就读于国际学校的这些国际娃也通“中国人情”。
  看到这种变化,近些年国际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厉笑影介绍说,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一直在做国际融合课程(iic)尝试,将ibmyp(初中)课程和ibdp(高中)课程进行本土化,兼顾国家课程的深度和国际课程的广度,重视课程平衡和学习方法的落实。其中,iic-dp课程涵盖了ibdp课程的高学术、国际化及中国课程的人文精髓。
  作为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创办人,唐盛昌说,星河湾双语学校之所以选择美国课程,就是因为它的开放性,更容易在课程中整合中国的元素,“选什么课程,教什么内容,怎么教,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包玉刚实验学校的课程设置,小学部以上海“二期课改”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为基础,辅以国外教学资源和现代教学方式,实施独特的双语课程,中学部6—8年级采用被称之为“上海 ”的课程,即结合上海课程与国际课程的标准和要求,也结合多元化教材进行双语授课。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从中学阶段开始在各个学科领域进行专门学习。9、10年级为igcse课程,11、12年级为ibdp课程。
  而万科双语学校的课程则为“中西融合课程”,采用东方扎实的基础教育与西方科学的评价方式。学校学术总监由“国际双语c班”外籍创立人ms. lisa chisholm担任,课程既保留原高标准的中英双语课程,又新开设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智慧课程、steam课程、体艺类课程等,同时课外活动还加入了万科特色的赛艇、乐跑、行业暑假实践项目等,形成“双语多文化综合课程”。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