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封面 > 正文

中国企业海外“买买买”-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日期:2016-09-2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跨境融资创新政策,充分体现出自贸区为企业带来的金融改革优势,不仅拓宽了企业的融资平台,为企业创造低成本融资环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记者|任蕙兰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商务委主任尚玉英用“挡不住的诱惑”来形容上海对外投资,其中技术含量很高的并购类占到对外投资70%。
  得益于自贸区释放的改革红利,上海对外投资近年来实现井喷,今年上半年又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更重要的是,今年以来上海双向投资进入了顺差时代,即实际对外投资规模大于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今年上半年,上海实际对外投资1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7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贸区对外投资占整个上海的70%。并且,自贸试验区正在成为全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的集聚地。中国企业纷纷乘风出海,自贸区跨境融资创新政策就是海上最大的一片帆。
借海外钱投资海外资产
  中国人到海外旅游时“买买买”已经不是新闻,中国企业也进入了海外“买买买”时代。
  2015年,国内酒店巨头锦江集团将法国卢浮酒店收入囊中。卢浮酒店成立于1976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在2005年由美国喜达屋资本集团以32亿美元收购,锦江集团正是从喜达屋手上买下了卢浮酒店。
  卢浮酒店集团在全球47个国家拥有超过1100多家酒店,数量在全球酒店集团排名第14位,其中87%的酒店覆盖于欧洲,这次收购可以帮助锦江集团快速布局欧洲旅游、度假和酒店行业。——面对中国游客境外游的热情持续升温,中国酒店企业不再干瞪眼,而是学会从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这起并购除了本身的价值和市场意义之外,背后的资本运作堪称经典,锦江集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中国酒店企业——利用自贸区金融创新业务红利,用上了便宜的海外借款“打天下”。
  一起海外并购牵涉到的资金规模庞大,业内人士估计,锦江购买酒店品牌的交易金额不会少于12亿欧元。这么大一笔钱,企业势必要向银行融资。如果企业从境内融资收购海外酒店,成本上完全没有优势,一是因为国内借款利率比较高,二是币种错配带来的问题。“如果从境内融资出去收购,那么这头是人民币负债,那头是外币资产,肯定会导致币种上的错配。币种错配没有实现风险的自然对冲,需要用更多的手段,比方说做一个套期保值,但这会加大企业的交易成本。”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跨境人民币业务部副主任、副巡视员施琍娅接受采访时表示。
  那么企业能不能换个思路,海外借钱海外花?然而,根据原来的外债管理办法,企业从海外融资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批,时限难以把控,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很可能在等待审批的过程中,并购机会稍纵即逝。
  自贸区的金融创新为企业解开了并购融资的枷锁。2015年国务院公布了《进一步深化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2015年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印发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模式与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8号文),全面放开区内的本外币境外融资,鼓励区内企业在区内或境外融资。
  “这项政策的主要特点就是使得自贸区内主体直接对接国际市场的资金,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融资,无须事先审批。这跟我们原先的管理有非常大的差别,原先企业必须获得审批,拿到借款额度才可以在海外融资。在新政策下,区内企业按照它的资本比例,对应融资杠杆率来计算出融资规模,无需事前审批。企业借款以后通过系统报到我们的信息监测系统中,这样我们也能检测到,人民银行可以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施琍娅说。
  8号文的推出,使得企业不再担忧在等待审批的过程中错失国际市场的融资机会,而且在政策框架下,区内企业可以自主决策以什么方式借款,借什么货币,借多长期限等等,灵活便捷。
  锦江集团成为第一个利用8号文在海外融资并购的国内酒店企业。集团和建设银行合作,由银行利用分账核算单元的境外筹资功能,从国际市场融入英镑,向锦江集团下属公司发放ft(自由贸易)英镑贷款。在该融资模式下,企业融资综合成本不超过2%/年,远低于当时国内的融资成本。而且这起并购实现了负债和资产的币种匹配,有利于今后的汇率风险管理。2016年,建行再次与锦江合作,向企业发放首单ftn(境外机构)项下并购贷款,金额逾7亿欧元,融资成本与国际市场保持一致。
  “我们当时在做8号文的整体框架的时候,主要是考虑自贸试验区要推动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自贸区刚成立的时候中国利率水平相对比较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很高,但那时很多国家已经降低了利率,甚至货币利率近于零,那么我们的企业就会因为融资成本高,使得它在参与国际收购、兼并或者是投标过程中没有成本优势,根本没法跟国外企业在一个平台上竞争,所以针对这种需求,我们就以实体经济的客观需求为基点,做了8号文的政策设计。” 施琍娅表示。
  这项制度最先在上海自贸区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企业累计通过自由贸易账户获得的本外币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5681亿元,人民币平均利率为4.12%,大幅地降低了经济主体的融资成本。制度得到了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肯定,在经过一年多的试点以后,人民银行总行已经在今年将这项政策推广到了全国。
 
不让融资成为海外并购的“跛脚”
  8号文为企业境外并购融资解了枷锁,市场以两位数增长的对外投资呼应政策红利。
  单从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一家的数据来看,截止2016年6月,建设银行通过融资性保函、跨境银团贷款、fte/ftn并购融资、协助境外发债等方式,已成功办理了光明集团、锦江集团等20个“走出去”项目,从海外筹资总额达 557亿元。
  “大概初步统计了一下,这20单跨境并购的业务,跨境并购的主体中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资企业、外资企业都有。”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吴益强说,“自贸区成立3年来,在自贸区的‘金改’红利催发下,其实最受益的群体就是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也就是在国家‘走出去’战略背景下,能够跨境经营、跨境并购的这些企业。”
  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上“大步快走”,但相关法规的完善进程未必能赶上企业的步伐,为了不让滞后于实际发展的一些规则成为企业并购融资的束缚,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便利,上海银监局推出了“创新互动机制”,获得不少企业点赞。
  上海银监局副局长马立新介绍,该机制引导、支持和规范辖内银行业机构借助自贸区的试验平台,针对监管规制未及覆盖或规定不清晰的领域,通过与监管部门充分沟通,以“监管无异议”的形式实现个案突破,鼓励机构自主创新、先行先试,并借此率先塑造“原则导向、结果导向”的新型创新业务监管模式。目前上海辖内提出通过该机制开展的业务创新试点共计40余项,已落地项目近20项。
  “现在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投资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外资企业在国内的投资,怎么去服务这些走出去的企业一直是我们金融业包括我们银行业在思考的问题。从自贸区本身凸显的需求来看,跨境并购需求是非常明显的,无论是银行业还是监管部门,我们都非常切身地感受到了这样的需求。而并购需要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如果没有金融支持的话,这个并购的整个动作是一个跛脚。”马立新表示。
  “按照现有跨境并购的政策,在并购贷款的金额和期限上有所限制,主要出自对这个领域风险的传统考虑。但从海外并购便利的角度,我们希望中国的金融机构能够与海外的金融机构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所以我们在掌握并购风险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对于利用非居民账户进行跨境并购贷款,充分利用自贸区的‘创新互动平台’,给他们更多的灵活性处理,既不违背我们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同时又满足了企业跨境并购贷款的需求。”
  举个例子,企业要到海外去并购,往往是采用股权并购的方式,在股权并购的前期准备阶段,企业要去市场上收一些股票,等收购的股票到了一定数量,再发起并购案。因此在购买股票的这个阶段企业就需要融资,但按照我国现行的并购融资的办法,企业在这个阶段不能获得融资。
  “并购是分不同的阶段去做的,如果按照现在规定,企业第一个阶段就要满足我们的并购贷款的要求,利用‘创新互动平台’,我们可以把几个阶段合并起来看,看它是不是符合,而不仅仅去简单盯住它一个阶段必须要满足什么样的要求,所以这方面我们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原则,来支持并购贷款的发展。”马立新说。
  建设银行浦东分行行长齐红补充道,“我们借助创新互动平台,就是在目前监管政策不能够覆盖的情况下,可以突破现有的局限。现在我们参照国际案例,利用ftn账户在并购前期为企业提供了并购融资,打通了企业并购的全过程,这个对我们所有的银行来讲是配合企业并购融资的一大亮点。”
  “创新互动机制”有效地实现了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互动,以一个个点上的突破带动面上的政策创新,为企业海外并购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银行要比企业早一步“走出去”
  为了支持中国企业在海外“买买买”,国内金融机构要比企业更早一步“走出去”,因为只有金融机构先在海外安营扎寨,熟悉境外市场的“游戏规则”,才能更好地指点企业,为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配套服务。
  自贸区金融监管创新给了银行更多“练兵”的机会。上海银监局率先推进中资商业银行离岸业务经营授权制度创新,首次允许四家已具有离岸业务资格的中资商业银行授权其自贸区内的分行开展离岸业务。上海自贸区所特有的分账核算体系,允许商业银行为离岸客户提供信贷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的服务支持。
  金融同业机构也是自贸区“走出去”的一个大类,2015年9月,证券项下h公司通过其设立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完成对境外某机构的全资收购。在这起并购中,h公司召集了5家银行(建行、工行、交行、招行、中信银行)组成银团贷款共融资7.5亿欧元,建行作为独家牵头行和代理行承担了1.5亿欧元贷款份额。
  “在这样一个并购案例上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动作,发起并购方是在中国,另外我们联动了建行伦敦分行,因为借款主体所在地是伦敦,通过伦敦分行来服务当地并购的主体有税收优势。我们也联动了欧洲的法兰克福分行,提供清算服务。这起融资只用了一个月时间,联动了五家银行,跨了三地,我们有效地利用了建行体系内各自的优势。”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方敏说。
  自贸区给了国内银行更加国际化的视野,通过自贸区的改革措施和账户体系,银行有更多的方法服务并购客户,提供的服务内涵和层次更上一个台阶,逐渐拥有和国际金融机构pk的实力。
  齐红归纳了自贸区政策红利给银行带来的发展便利,“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的服务范围扩大了,可以服务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客户群体。二是我们服务流程优化了,以前我们在支持企业海外融资时必须借助海外分行,走‘内保外贷’的流程,国内分行出具保函,国外分行批出贷款,牵涉到两次审批,流程上比较复杂,对企业走出去不是很方便,现在有了8号文,我们服务流程上更便利。第三个是服务能力增强了,我们在扶植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它们更熟悉国内的银行,愿意跟国内的银行合作。我们对国际市场的情况掌握要比它们多一些,所以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实际需要,制定一些新的方案,借助创新互动机制,在政策上取得一定的突破。”
  马立新认为,在支持企业跨境并购方面,整个银行业下了很大的功夫,银行充分利用自贸区平台来推进金融服务便利化,很多银行建立了海外并购的团队,培养了海外并购的专业人员,积累了很重要的经验,来支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现在上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自贸区设立的大部分是分行,通过自贸区建设3年下来,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些分行都变成了各个银行在上海甚至在全国的一个创新平台,每家银行的总行都非常支持这些分行利用自贸区平台来创新业务发展,提供便利化的金融服务。”
 
境外融资为实体经济输血
  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政策释放的红利,使企业能用上境外低成本的资金,不但能充当赴海外并购“打天下”的粮草,也能把这些钱用于区内项目建设,并且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规范地进入区外,真正为实体经济输血。
  申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利用自贸区金融创新摸索出了“申能模式”,给了很多企业启迪。这家申能集团控股,申能股份和法国巴黎银行参股的财务公司,主要为申能集团及其成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2014年注册地址迁入自贸区。
  申能集团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十三五”规划改革发展目标。作为集团内部专业金融机构,申能财务进驻自贸区,相当于为配合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而从家门口向海外迈出了一小步,使公司得以享受自贸区释放的金融政策红利,成为集团联通境内外两个市场的金融平台。“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入驻自贸区,建设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是为集团未来‘走出去’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做准备。”申能财务公司负责人表示。
  长期以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外部资金来源渠道是受限的。申能财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集团内部成员企业的归集资金,其他可用的外部资金来源只有7天期限的同业拆借。
  “我们的放贷规模在最高峰时达到存贷比70%-80%,也就是说我们从集团内部成员企业归集的资金几乎已经全用于对成员企业发放贷款。这时候如果集团和成员企业在发展上有更大的资金需求,比如说集团成员‘走出去’需要融资,在没有自贸区的情况下,我们的资金持续供给能力就会受到限制。”上述负责人表示。
  2014年9月申能财务进入自贸区,两个多月后,在2014年的11月就利用自贸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完成了首单跨境人民币融资,融资来源是工行纽约分行和汇丰香港分行,当时拿到的利率水平比境内低150个基点左右。
  2015年,申能财务完成ftu分账核算单元建设,随后又利用ftu从交行首尔分行获得一单2亿人民币的跨境融资,资金成本低了100个基点左右。“这一单主要突破在于,第一降低了融资成本,虽然当时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利差已经缩小,大家都没有太多机会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凭借和金融同业多年来很好的合作,拿到境外比较便宜的人民币,这也说明财务公司作为金融机构,与一般企业相比,具有更为突出的金融专业优势;第二,我们把跨境人民币借进来以后,通过集中收付用于直接帮我们的成员企业支付天然气款,规范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申能财务收到这笔境外人民币融资后,作为贸易融资借给集团内部的成员企业,用来支付上游供应商的天然气款。“企业相当于从财务公司借入一笔贸易融资,财务公司发放融资的资金则来源于ftu(上海同业机构)跨境融资,综合资金成本与企业从境内可获得的贷款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在集中收付加跨境人民币融资的业务模式下,这笔资金从自贸区内流向境内区外,从一线到二线,直接用于实体经济日常经营的结算支付,走得非常合规。借用自贸区的政策红利,利用内外市场的资金价差,把境外相对便宜的资金直接对接到实体企业的运营中来,申能财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从自贸区创新政策中掘到金的,不止是申能财务,位于陆家嘴的上汽通用汽车金融也尝到了跨境融资政策的甜头。由于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狭窄,且发行金融债和资产支持证券仍属于非常态化融资渠道,公司高度依赖于银行借款通道,但常常面临“钱贵”“钱紧”等问题。 
  自贸区扩区之后,公司也成为区内企业。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自贸区本外币境外融资以后,企业突破了以往高度依赖银行借款通道的状况,公司通过自贸区跨境融资渠道完成的3笔跨境人民币借款,金额总计16亿元人民币,平均期限13个月,平均成本较境内银行借款同期报价低54个基点,节省利息支出约900万元。假设尚未使用的跨境融资额度29亿元均保有该等利差空间,那么每年可节省利息支出约2600万元。 
  位于张江的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也是一例。2015年4月27日,自贸区扩区后,张江范围内的企业都可享受自贸区关于服务业和制造业扩大开放、金融改革等多项创新政策。2015年5月,华力微电子在建设银行张江支行开设ftu账户,在8号文框架下,建设银行利用ftu从境外市场融入美元资金,向华力微电子发放了2年期、2000万美元的ft流动资金美元贷款,较常规的美元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下浮了近40%。为规避美元利率升息的风险,该笔业务在效期内锁定利率,采用了年化1.9%的固定利率,预计共为企业节省贷款利息50万美元,有效降低了华力微电子的融资成本。华力微电子建设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于2014年3月竣工验收,2015年正式达到设计生产能力,该笔贷款被用于企业日常生产流动资金的补充。
  跨境融资创新政策,充分体现出自贸区为企业带来的金融改革优势,不仅拓宽了企业的融资平台,为企业创造低成本融资环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