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住哪儿成问题-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阅读提示:对于到上海就业的青年人才和本地部分低保户、特困户,上海将通过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等渠道,解决他们住房困难的问题。
记者| 周洁
“上海居,大不易”是许多人生活在上海最大的感受。的确,高昂的房价和并不匹配的工资水平让人望房兴叹的同时,也会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喟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市高度重视市民住房困难问题。就在前两天,市委书记韩正,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对市国资委党委、市国资委,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住建委、市房屋管理局的调研中,韩正指出,安居是民生之首,保障群众基本居住需求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职责,要坚持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完善市场和保障“两大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其中还提到,新成立的市房管局要在租赁住房供应和管理、整治“类住宅”等方面抓落实抓推进,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而在今年上半年,上海市住建委主任顾金山也表示,上海将通过“保基本、全覆盖、分层次、可持续”的政策措施保障居民“住有所居”。对于到上海就业的青年人才和本地部分低保户、特困户,上海将通过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等渠道,解决他们住房困难的问题。
让青年人才在上海安居
上海要发展,必须依靠人才的吸收和引进,而如何吸收人才?俗话说得好,安居乐业,首先就要让市民能够过上安居的生活。唐小枫是上海某高校的一名青年教师,去年研究生毕业后,她因为成绩优异表现良好顺利留校,开始了教书育人的工作。虽然很有成就感,但是青年教师的工资不高,如果想和丈夫两个负担起上海的房租,不免还是有点吃紧。幸好,学校为像她这样的青年教师提供了公共租赁房,解决了阶段性的住房困难。问起唐小枫手续麻烦不麻烦时,她表示“准备好学校要求的材料以后,用了半天就办好手续啦。而且材料也不复杂,就是户籍证明、在职证明、学历学位证书这些。”而更幸运的是,唐小枫在租房的时候小区正好有空出的房子,“否则就要等啦,有的老师等了半年才排到呢。”唐小枫申请到的公租房,是位于新江湾城的尚景园,作为上海最早的两个市级公租房社区之一,社区内共有居民住宅2201套,从2012年租户入住至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欢迎,现在几乎都已经住满了。根据相关规定,尚景园启动了轮候选房登记,要等前面已经入住的租户“退房”,轮候者才有可能租到该项目的房源。
而当唐小枫一家人搬进尚景园时,怎么都没想到,原先以为就是过渡性住住而已的公租房,结果小小的两居室里不仅厨房、沙发、电器一应俱全,还有许多热闹的社区活动——比如沪语学堂、厨艺沙龙,还有社区各支力量办起来的“跳蚤市场”,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在许多人看来,如尚景园这样的公租房社区,租约两年一签,最长也不过能住个六年,邻居来来回回,流动性大不说,刚刚熟悉起来,也许就要搬走了,不免让人缺少归属感。根据尚景园曾经做过的摸底调查显示,入住尚景园小区的居民大多为30-35岁的年轻白领,单身青年、年轻小夫妻比较多。但与人们的刻板印象不同,小区中随着第三代们的陆续出生,从老家来此照顾孩子的老人也多了起来,你家的婆婆来了,我家的丈母娘也来了,而这些老人平时除了在家带孩子也没地方可去,因此大家伙就组织了许多社区活动,也让小区有了家的感觉。
在入住尚景园一年多之后,唐小枫也逐渐习惯和享受这里的生活节奏,周末也会跟邻居们交流交流厨艺,她说住在这里挺好,“小区里也有蛮多同事的,平时可以一起逛逛街,搭把手都很方便;而且这里房租便宜稳定,去学校上班也可以坐班车,最重要的是,这里给了我们这些暂时不买房的年轻人一个安居的机会。”
为住房困难家庭牢牢“托底”
上海作为中国的特大城市,很多人觉得本地人的标准配置就是两套房一辆车,但殊不知,在城市里,还有一家几口人都在老破小屋里挤着的情况,路林华正是其中一名。买不起房的困难人群,如何实现“住有所居”?上海廉租房政策做到了牢牢兜底。
路林华原本居住在上海一间10多平方米的旧房里,家中有5口人,父母已经年近70岁,妻子下岗早,靠摆地摊来补贴家用,儿子正在读初中,路林华也没有稳定的工作,家庭收入主要靠父母的退休金和低保过日子。社区工作人员知道路家的情况后,为其提供了廉租房申请信息的咨询服务,在对路林华家庭财产评估之后,帮助路林华申请了适合其家庭的廉租房方式,给路林华家的住房改善帮了大忙。
而随着经济水平和人均收入的增长,自2006年底以来,上海廉租房申请条件不断放宽,已先后将人均月收入标准从“低保”(最初为320元)放宽到500元、600元……直到如今的2500元,人均财产限额也调整为9万元,不仅如此,上海市还提高了租金配租家庭的保障标准。
比如租住在上海虹口区一公房内的张齐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曾经,张齐和哥哥两家共6口人居住在一套面积30多平方米的老公房内。他每月有2000多元工资,妻子拿“低保”,家里申请到了按月发放的廉租房补贴,哥哥一家用来租了另外一套房。后来,妻子做起了家政服务,每月也能有2000多元收入。这样一来,一家三口的人均收入就超过了廉租房标准。不过,上海的廉租房门槛放宽之后,张齐心头的石头一下子落了地,一家人也得以继续通过租房改善居住条件。
保障房,不仅仅是能住而已
根据官方统计,截至“十二五”期末,上海市廉租住房历年累计受益家庭达11万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累计签约购房约6.6万户;全市公共租赁住房(含单位租赁房)累计供应房源8.77万套,已签约出租7.45万套,惠及13.6万户家庭;全市共实现征收安置住房搭桥供应42.76万套(约3542.85万平方米)。
而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十三五”时期,全市居住房屋的总量基本能满足需求,但是供应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推进,自住和改善型需求依然较强,中低收入户籍家庭和非户籍常住人口中青年人才的居住矛盾比较突出。这就要求住房发展既要稳定供应商品住房,又要进一步确保保障性住房供应,加大租赁住房供应。
也正因此,《上海市住房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上海城镇住房供应总量以及住房用地供应总量将显著增加,其中新增住房供应总套数170万套,比“十二五”增加60%左右。而为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规划表示要进一步优化“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健全实物和货币补贴相结合的保障方式,保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旧住房改造力度,多渠道保障和改善市民基本居住条件,到2020年,预计新增供应租赁住房约70万套。
《规划》发布后,从7月24日上海首批公开出让的两块采取“只租不售”模式的租赁住宅用地——张江和嘉定地块起,市级到静安区、黄浦区、浦东新区和杨浦区等多个区级的规土部门纷纷响应,加大租赁住宅用地的供给,并且还将地块的生活便利程度和项目的周围配套考虑进来。原则上优先增加三类地区的租赁住房供应:一是就业集聚地区,为实现职住平衡,适度增加租赁住房。如陆家嘴、徐家汇等服务业集聚区,张江、紫竹等科技研发集聚区;二是交通便利地区,鼓励租赁住房布局在轨交换乘枢纽、站点周边,针对有轨道交通站点的轨道交通停车场项目结合上盖综合利用,允许在一定服务半径内,适度增加租赁住房;三是商业、商务办公过剩地区,经评估,对于商业、商务办公总量确实过剩的区域,可视情况将部分未出让的和存量商业、商务办公调整为租赁住房。
比如今年8月上旬,静安区将区内两幅商业用地调整为租赁住宅用地,合计将能提供近7.8万平方米,近千套租赁住房。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宗新增租赁地块距离华润华发联合开发的高端项目静安府仅500米,距离待拍的市北高价地彭浦机器厂地块也仅有500米,区位条件优越。
8月下旬,上海市将浦东新区北蔡社区、长宁区古北社区、浦东新区南码头街道、徐汇区漕河泾社区的4幅租赁住宅用地地块挂牌;黄浦区将南浦社区的1幅商办地块调整为租赁住宅用地;浦东新区将位于上钢社区、南码头社区、张江南社区和三林社区的5幅地块规划调整为租赁住房用地。
根据政府对租赁住房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打造“以人为本、宜居舒适”的租赁住房建筑,按照建筑布局合理紧凑、建筑外观简洁美观、建筑比例尺度恰当,建筑节能环保等原则,鼓励建筑设计创新;增加物业管理、便利商业、活动交流、图书阅览、洗衣房、健身房等生活配套设施;设置户外连廊、底层架空等户外活动场地与公共空间,提高租赁住房的适应性,提升社区空间品质,营造良好的邻里交往氛围。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租赁住宅供给增加,不仅能够满足在当地就业者的居住需求,也能抑制租金持续上涨。
其实,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自从“八五”期间实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上海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政策。根据《解放日报》的统计,“九五”期间,上海建立了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两个体系”;“ 十五”期间,明确了以居住为主、市民消费为主、普通商品住房为主“三个为主”的原则;“十一五”期间,又建立了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征收安置住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十三五”期间,上海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聚焦“两个体系”、深化“三个为主”、优化“四位一体”长效机制,成为了保障上海市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纵观世界著名的大都市,通常都有着相对完备的购租并举住房体系。上海想要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对于国际经验的选择性吸收必不可少,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如德国,就以居民偏好租房、租赁市场完善、租金管制严格而著称于世——在德国,不管是开发新房还是经营租赁,企业要获得土地、信贷,新落成的房子须在一定期限内让渡政府出租,或按接受补贴后的低租金出租。过了期限,才能按市场租金出租。因此,德国租赁房源充足。与此同时,德国房地产租赁市场还有一套健全的法律体系的支撑。
除了德国,在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日本等,居民中住房承租住户的占比均在30%以上。对此,有房地产研究学者认为:“相比之下,上海以及国内一些大城市的住房自有率偏高,租赁住房市场发育还不够健全。”当然,消费习惯和观念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正因如此,对上海来说,重视住房租赁制度的建设,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上海住房发展“十三五”规划》既是满足未来城市住房需要的定心石,也是上海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缓解住房供需矛盾的积极探索。
※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