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漂”的旧人旧事-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周云龙(江苏南京,电视编导)
大姐的公公向爹,印象中我们见过一面,大姐结婚时,我作为娘家代表上门,不过年龄太小了,什么也不记得了。
可是我一直记得向爹的几段轶事。他是村里最早的“上漂”,早年在上海拉黄包车,和我父亲也算同行。那个年代,他们没有读书,没有技术,只有靠出卖苦力养家糊口。上世纪50年代末,这样的人力车夫,按政策要被遣返回乡。向爹死守上海滩,他不愿回来,他知道,家里人口多,靠土里刨食,嘴也管不上。当年的留守,据说有过一段相当痛苦的挣扎徘徊,更有常人难以忍受的心理煎熬。其中的细节,家人也难以复述,那一代人基本都已入土为安了。
坚持就是胜利。向爹后来被安排进阀门厂,做钳工。虽然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拿工资的城里人,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乡有五个子女留守,四男一女,即使放到现在,养大他们也不是易事。
有三个细节,大姐一直作为勤俭持家的教育素材。其一,向爹虽然在上海扎下根,但是住的地方只有7个平方米,假期孩子们来上海,他早有预备,平时捡来一些麻布袋,洗净,晾干,然后摊在地上,一层一层,作为地铺的基础。这是上海最早的“梦想改造家”了。其二,平时在家吃饭,很少做菜,常常弄点盐粒兑开水,滴几个油滴子,涮涮。其三,逢年过节,小孩喜欢吃的食品或者菜肴,他一律说不喜欢,家里人不吃的,剩饭剩菜,他吃得津津有味。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家也有一位感动后辈的长者。姐夫家族永远记得一个情节。上世纪70年代,姐夫到部队当兵,向爹听到消息,决定赶回来亲自给儿子送上一程。他提前一天,骑着他的自行车回来了。现在,可能也有年轻人做这样的吃苦训练,不过当年他完全是为了省下两块七角五的车费。从上海到苏北老家120公里,当时都是砂石路,并不好骑。
要命的是,当时先要从十六铺码头坐客轮到南通港,自行车是不让“乘”船的。向爹早年拉黄包车,兼学了一点修车的手艺,他想到一个办法,车子骑到码头,然后将车子拆散,塞到随身带的麻布袋里,看上去像是一个大件行李。等船到岸,他又用随身携带的工具,将自行车组装起来,继续顶着风骑行。从南通一路往北,颠颠簸簸,骑到黄海边上的村庄时,已是晚上,累得人仰车翻。他准备喘口气,第二天再去县城,哪知道姐夫他们早早地就被敲锣打鼓送上了部队的接待车。姐夫没有等到专程给他送行的父亲,只好贸然开口问在场的老乡借了5斤全国通用粮票。
那些年,每次回苏北老家探亲,向爹都是从上海一脚一蹬“骑”回去的,即使摊上送子参军的大事,他也不想“破例”。今天看来,这是一个真正的“骑迹”。上一代的“上漂”,生活大都与艰苦二字相关。村上有位大姐,没上过几天学,嫁到上海去了,令人很是羡慕。她的丈夫顶替父亲的工作,在厂里上班。两人苦苦打拼多年,终于在上海有了两处小面积的房产。可是,她儿子从小到大都没有睡过独立的一张床。他们把两处房子都租了出去,这样每月可以拿到3000元的租金,而后他们只花250元,到一个等待拆迁的棚户区,租了一间七八平方米的油毡棚,一住就是十多年。那是一段怎样风雨飘摇、夏暖冬凉的日子?家乡人永远难以想象,上海阿拉也未必悉知详情。
可能是因为出身乡野人家,我对城市霓虹灯下逼仄街巷里发生的那些事,总是念念不忘。上漂以及北漂、广漂、深漂的故事里,有苦,有痛,有寒,有酸,更能咀嚼出持家的理念、人生的趣味。我确信,漂在城里的这些旧人旧事,在经过历史长河漂洗之后,人们会越来越看出它真实的年代底色。
※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