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渐入佳境-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阅读提示:印度电影的引进,为中国观众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好莱坞的文化内容,同时也正在催化着中印两国电影产业的交流与资本融入渐入佳境,成为两国间文化沟通的重要一环。
作者|刘朝晖
场面宏大的歌舞、缤纷艳丽的色彩、不输好莱坞的特效、扣人心弦的情节……这是当下印度电影给中国观众带来的直观感受。从《摔跤吧,爸爸》《起跑线》《神秘巨星》等印度宝莱坞电影在国内的热映,再到阿米尔·汗等印度影星在中国观众中人气爆发,这一切,都说明南亚次大陆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印度电影的引进,为中国观众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好莱坞的文化内容,同时也正在催化着中印两国电影产业的交流与资本融入渐入佳境,成为两国间文化沟通的重要一环。
印度电影引进渊源已久
直到《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印度影片近两年在中国电影市场火爆,很多人才意识到原来世界上还有印度电影这回事。其实,不同于美国好莱坞大片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陆续引入中国并逐渐占据商业电影市场主流,中国观众与印度电影可谓的渊源已久,往前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那时我国引进的外国电影,除了苏联“老大哥”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就是来自印度。
1955年是中印关系友好的鼎盛期,双方文化交流频繁。那年除了中印电影人代表的双边访问,文化部还在10月间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举办“印度共和国电影周”活动,放了三部故事片《流浪者》《暴风雨》《两亩地》,这是印度电影首次被引进中国。
在首次引进的这三部影片中,影响最大的要数《流浪者》。这部由印度卡普尔家族第二代传人拉兹·卡普尔1951年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曾获得第六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提名,是印度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首部在海外打响知名度的宝莱坞电影。
不过《流浪者》最火的时候却要往后再延迟20多年。1979年年初,《流浪者》在中国再次上映,在全国范围获得了更大的轰动效应。这部场景华丽、歌舞精彩的影片,表演上深受卓别林的“流浪汉查理”的影响,让国内观众深深领略到印度电影的歌舞特色,剧情无论发展到什么地方,总能唱跳起来。它很少有为歌舞场面专门设计的场景,通常是在同一时刻的场景地现场发挥。电影主题曲《拉兹之歌》也是风靡全国,现在还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会唱:“阿巴拉古,啊……阿巴拉古,啊……”
在上世纪50-60年代,国内引进的印度影片并不多,除了上述的三部,还有《旅行者》《章西女皇》《道路之歌》《两头牛的故事》等影片,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两头牛的故事》在1961年公映后,因为当时不断升级的中印边界争端,印度电影在1962年开始出现断档,此后18年间中国没有一部印度电影上映。这种局面直到《流浪者》和《两亩地》在70年代末复映才得到改善。《流浪者》复映引起的轰动,源于其反映出的中国社会相符的价值观,同时,片中的唱跳和喜剧情节,也满足了刚刚结束十年浩劫的中国民众精神解压的迫切需求。
迎来多样化小高潮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后,民众对于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国内电影市场风气开放,世界各国的电影涌入市场,南亚诸国的异域风情也曾在国内银幕掀起一轮观影盛况,印度电影再度走入国内观众的视野。从《流浪者》的复映开始,印度电影的引进进入了相对平缓的一段时期,基本维持在平均每年2-3部的节奏。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约有30部左右的印度电影被引进国内,由中影、上影、长影、八一制片厂等译制。
让中国观众印象颇深的《大篷车》于1980年在国内公映,这部拍摄于1971年的印度电影色彩靓丽,其中的歌舞场面相当精彩,与黑白片时代的《流浪者》观感截然不同,给予中国观众新的认知。此后,还有《奴里》《哑女》等影片在中国观众中引起不错的反响。
与此同时,西方流行文化对印度电影的影响,也通过引进,影响着急欲睁眼看世界的中国民众。进至80年代的印度电影,舞蹈开始趋向国际化。尤其西方的迪斯科大行其道,印度电影也顺应潮流,将印度舞与迪斯科结合。1983年引进的《迪斯科舞星》,尽管故事情节很是拖沓一般,但片中舞蹈整体观赏性一流。迪斯科这种最初被看成流里流气的舞,却在一段时间过后,成了流行,片中主题歌《吉米,来吧》也在大街小巷传唱。能够与这种效应媲美的也就数1987年上映的美国电影《霹雳舞》了。
1986年3月,又一次“印度电影周”在北京举行,放映的影片有《情暖盲人心》《搅乳》《名妓》和《丈夫的家》。这四部影片还在上海、天津和重庆放映过,但没有全国公映。
整个80-90年代,引进国内的印度电影开始类型多样化,比如1988年的《复仇的火焰》就是一部典型的警匪片。1989年公映的《印度先生》,讲述男主角利用可以隐身的手镯打击黑帮团伙的故事。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在以歌舞片见常的印度,这种科幻片是极为罕见的类型。1990年公映的印度电影创纪录地高达五部,虽然这项纪录很有可能会在今年打破,但在当时还是值得在电影市场写上一笔的。1991年公映的《冷暖人间》,可以说是国内引进的第一部阿米尔·汗电影,当时,这位如今的巨星出道才三年,影响远不像今天这般如日中天。不过1985年过后,中国引进的印度电影并没有太过抢眼的。
90年代,随着西方歌舞剧的影响及日新月异的电影技术,宝莱坞力求突破,涌现出一批制作成本高昂的大片,如《阿育王》《宝莱坞生死恋》《荣耀之役》等,开拓欧美市场,使得印度电影向全球观众开放。2003年引进国内的《印度往事》也呈现了这一鲜明特点,这是国内引进的第四部阿米尔·汗电影,真正让中国观众感受到印度电影进入了大片的时代,歌舞风格的表现越来越国际化。
不过,印度电影的国际化,并没有及时在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因为好莱坞大片来了。早在1994年,中影获准每年通过票房分账的方式进口10部左右的分账大片,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成为第一部进口分账大片。此后,好莱坞电影大规模进入中国内地市场,非英语片的引进都受到了冲击,年轻观众对于印度电影的热情开始褪去。在《印度往事》公映后的七年时间里,居然没有一部印度电影在中国上映,中国观众对印度影片的观看渠道,只有电视台和盗版市场。那个时期,年轻人对印度的了解,可能来源于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但这部2009年3月上映的影片,虽然故事发生在孟买,主创有大批印度人,但却是英美合拍片,根本不是宝莱坞出品。
重回中国票房飘红
随着互联网发展,乘上网络快车的印度电影在国内发展也进入飞速发展时代,“阿米尔·汗”和“印度神片”两个概念也是在这个时代被输入进来。虽然阿米尔·汗在印度国内早在2003年就凭借《印度往事》一炮而红,但他真正被中国观众所熟知还是通过《三傻大闹宝莱坞》。2011年公映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国内引进的第五部阿米尔·汗电影,可以算是一个“引进印度电影”的分水岭,由此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新阿米尔·汗电影”。 《三傻》上映首4天票房达到742万元,成为内地引进印度电影票房冠军,影片最终取得约1300万票房成绩,也是从这部影片开始,阿米尔·汗逐渐成为中国观众的“老朋友”。
2014年,随着中国领导人出访印度,中印两国在文化上的交流日益频繁,两国的合作日益紧密,印度优秀的电影作品也赶上了中国高速发展的电影市场的好时节。近几年印度电影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中国院线,从2014年开始以每年两部的频率上映,票房波动不均。
2014年阿米尔·汗的《我的个神啊》上映,首周末票房超过3000万,最终取得1.18亿票房,是印度电影在国内大银幕上的一次爆发。截至目前在国内上映过的印度影片中,票房排名前五的都是阿米尔·汗主演的影片——《摔跤吧!爸爸》(12.96亿)、《神秘巨星》(2.9亿)、《我的个神啊》(1.18亿)、《幻影车神3》(1967.6万)以及《三傻大闹宝莱坞》(1398万)。
合作发展渐入佳境
以往印度电影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一直是走批片渠道,即一次性买断。但前不久上映的《神秘巨星》却改成了以分账片形式引进,同时影片背后的出品方也有中国资方的身影出现。中国片方在与印度片方合作中的身份正在发生变化,从之前的影片引进国内协助发行方开始向出品方转变,开始日渐深度参与到中印电影项目当中。
由于《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创下12.96亿的惊人票房纪录,印度批片的价格早已水涨船高。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优质印度片的引进价格已经从几十万美元上涨到了几百万美元的水准。采取分账片的操作模式,对于中国片方来说或许是笔更为划算的生意。
实际上,从批片到分账片,从引进到投资、合拍,中国与印度电影的合作正在以多样形式发展,渐入佳境,这也进一步助推了印度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蒸蒸日上的势头。
2014年中印两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印合拍片项目正式开展。2016年的《大唐玄奘》、2017年的《功夫瑜伽》和《大闹天竺》均为中印合拍片,这三个项目曾在2014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及印度驻华大使馆主办的“中印电影合作通气会”上被重点介绍。三部影片中,《功夫瑜伽》以17.48亿票房拿下去年春节档冠军,同期上映的《大闹天竺》收获7.56亿票房。从政治文化层面来看,三部影片都高度应和国家战略部署,其中《大唐玄奘》在上海电影节获得最受关注影片、在丝绸之路电影节获得最佳故事片后还代表中国内地参加201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从这些影片走出的这条电影节路线可见中印合拍项目是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了。
中印电影节的合作,让双方都能受益。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日益增强,中国电影市场中的进口片,不再是美国好莱坞一家独秀。从目前的人气和口碑来说,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潜力巨大。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国影视公司出去谈合作,有底气也有优势,这也将带动中国影视行业将迈上新台阶。
※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