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品牌如何解决儿科看病难?-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成都的出租车司机接到父母带着孩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去熊猫基地看大熊猫,一种是去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华西二院)给孩子看病。
成都市民信任华西二院,孩子生病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华西二院。每天早上,华西儿科医院所在的人民南路三段被私家车堵得水泄不通,医院一天高达七八千的门诊量,让医护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华西二院地处成都市中心,源于1896年成立的仁济女医院,已经有123年历史。作为全国著名的儿科呼吸专家,华西二院院长刘瀚旻教授始终在思索一个问题:儿科要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不能只靠三甲医院,大医院更重要的任务是助力基层医疗更好发挥作用。
为了解开“死结”一般的儿科分级诊疗现状,探索儿科医联体制度创新,华西二院牵头成立“华西妇儿联盟”。2017年11月以来,在政府、三甲医院、央企三方通力合作下,“华西妇儿联盟”不断升级,2019年1月,全国首个“闭环式妇儿健康保障体系”正式建成。在率先推行的成都高新区,“华西妇儿联盟”真正实现了儿科患者的“急慢分治、上下转诊”,有序分级诊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8年杭州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健康大会”上,“华西妇儿联盟”项目亮相大会,刘瀚旻院长受邀在大会上作了“打造基于闭环的华西儿科分级诊疗模式研究”为主题的介绍和分享。如今,儿科医联体的“华西模式”不仅得到了政府和医疗领域的认可,更是进一步推广复制到更广的区域,让更多孩子获得优质儿科服务。
全国首个“闭环式妇儿健康保障体系”建成
不少家长对两年前的冬季流感记忆深刻。2017年深冬,一场流感横扫中国各大城市,很多孩子没能撑到放寒假就倒下了,有的班级因为流感流行,教室里只剩下寥寥几个学生上课。与空荡荡教室相对应的,是城市里三级大医院儿科的不堪重负。医生们日夜不停地接诊,忙到不敢喝水,但即便是超负荷的工作,候诊的孩子和家长还是要等待五六个小时甚至更长,医护人员苦不堪言……
在原本就承担着巨大接诊量的华西二院,情况同样如此。为了了解患者情况,华西二院专门组织人员去调研。 “200多位排队的患者,一个一个问情况。问下来,大约95%的患儿仅仅是发烧一天,或者发烧还没到37.5度,或者只是咳嗽没有其他症状。”
“这些疾病都可以到社区去解决,为什么他们都要来大医院?” 刘瀚旻院长认为,一方面是科普不够,导致患儿家长在不需要上医院的时候带孩子看病;另一个就是基层儿科太弱,患者不信任。
基层儿科弱,并不是新问题。就算是一线城市,基层医疗机构大多还没有专职儿科医生,而全科医生往往因为很少接诊儿科病人而缺乏儿科疾病诊疗的经验和能力。
传统的医联体,三级医院往往会派驻大专家到基层医院为患者带来看病的便利。但刘瀚旻认为,儿科的情况并不适合这种方式,因为儿科疾病以常见病为主,分级诊疗的抓手应该是让基层医生提升诊疗能力,在此基础上开通社区到三级医院的转诊绿色通道,最终形成有序的分级诊疗就医秩序。
医联体建设,是推进儿科分级诊疗的有力抓手,但是,在中国儿科总体现状下,什么样的儿科医联体能发挥最大实效,这是管理者面前最大的难题。
从这个问题出发,刘瀚旻院长牵头顶层设计,尝试了一系列创新之举。2017年11月,华西二院牵头的“华西妇儿联盟”项目首先在成都高新区开始试点。联盟的第一个工作,是培养标准化的华西妇儿联盟“品牌医生”,经过学习、考试合格的医生挂牌上岗,患儿在社区医院“华西妇儿联盟认证医生”处问诊,就能享受到“华西”标准的服务、看诊和用药流程。
社区医生有了品牌,医疗服务质量有了保证,自然让患者放心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截至今年5月,试点区域中基层儿科看诊人次同比增长79.8%,次均看诊费用55.68元,同比下降34.20%。这些数据背后,是患儿得到及时、优质的治疗,家长也更加省心、省力。
精细化质量控制,创新医联体模式
“华西妇儿联盟”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四方受益”的设计理念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刘瀚旻院长解释说,“四方受益”指的是病人、医生、医院、政府四方都要从医联体中受益。老百姓的需求是健康,医生的需求是事业成绩,医院的需求是发展,而政府的需求是民众的满意度。“我认为一个好的分级诊疗体系,一定要满足这四方的需求。”
他认为,实现“四方受益”需要政府医院的紧密合作,而医疗机构自身,则应该做到“各吃各的饭”——不同的医疗机构发挥不同的作用。“三级医院应该做什么?首先应该通过输出自己的管理经验和教育资源来获取利益。其次要通过疑难危急重症疾病的诊治来实现绩效回报。二级医院应该承担慢病的防治工作。”刘瀚旻院长说,基层社区医生,就应该当好百姓的健康守门人,为患者提供常见病规范化诊治和疾病预防服务。
基于“四方受益”理念,“华西妇儿联盟”培训社区医生掌握50种常见疾病和临床症状的规范化诊治,他们要能够对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遇到急症、重症,则负责及时转诊。
当然,制度的推行往往“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为了调动各级医疗机构共同推动分级诊疗的积极性,“华西妇儿联盟”又创新性地借助保险推动不同机构发挥各自特长。
今年5月,“华西妇儿联盟”引入互助保险,以保险为杠杆引导患者到基层首诊,同时,保险也能鼓励基层医生承担起患者教育、疾病预防的责任。刘瀚旻认为,目前居民的无序就医,往往是没有医学常识导致的。联盟交给社区医生的任务之一,就是管好自己负责的社区孩子,教会他们正确的预防疾病和看病就诊的常识。互助保险制度进一步给基层医生以激励。联盟成立一年多来,基层医生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大增,随着诊疗能力的提高,基层医生收入也随之上升,有的基层医生收入已经实现了翻番。
“华西模式”的另一个特色,是对医联体内医生的精细化管理。社区医生要想在自己的诊室里“挂牌出诊”可不是那么容易,他们不仅要经过严格的考试,考试通过后还要接受质量管理。 截至今年9月,加入“华西妇儿联盟”的基层医疗机构已经有107家,3800多名基层医生参加培训,考试合格并获得认证的“华西妇儿联盟医生”107名,刘瀚旻院长说,联盟目前不追求“量”,而是追求“质”。
为了保证“华西妇儿联盟”品牌医生的医疗服务质量,华西二院成立了质控专家团队,对社区医生的工作进行指导,除此之外还借助信息技术,将不规范的行为挡在门外。“我们的电子病历已经设置了明确的转诊红线,症状符合一定的条件,电子病历系统就会提示转诊,我们的质控专家也会得到这个信息。再比如患儿常见的感染类疾病,质控专家既要监督抗生素过度使用,也要帮助基层医生避免用药不足。”
刘瀚旻院长介绍,接下来,自贡、眉山、达州等地也将建立起“华西妇儿联盟”的哨点医院,华西二院将向这些医院输出华西品牌,输出管理经验和医疗技术,让更多的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儿科诊疗能力,让优质儿科服务辐射更多的孩子。
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各司其职——一个儿科疾病诊治和健康管理的生态,通过上下级医院联动形成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