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上海成为眼防最安全城市-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虹桥路1440号,里面“藏”着11栋欧式别墅,最为瞩目的是其中的5号别墅——“飞虎队”将军陈纳德与夫人陈香梅的故居。如今,这片绿荫遍布、占地近14000平方米的优美之地,成为了新近建成启用的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虹桥院区。
我们寻至其中一座独立“洋楼”的三楼,在一间小小会议室里,专访了中心党委书记、执行主任邹海东。他也是喜事连连,前不久刚刚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祝贺祝贺,院区地盘扩大了,事业也将不断扩展。”一见他,我们表示。
他淡然一笑,说:“压力比较大,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老是做不完……”
我们笑了,理解他说的“做不完”之意。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创建于1942年,也是当下全国唯一一所省市级眼病防治中心,它学科配备齐全,医疗设备完善,技术力量雄厚,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市级眼科专科医院,致力于打造“卓越眼健康、精品医教研”融合发展。身为“一把手”,邹教授每天很早来到医院,投身纷繁的工作,包括日常管理、临床及科研发展、队伍建设等等。尽管很忙,但在我们看来,邹海东处事沉稳,逻辑缜密,总能将一头“乱麻”梳理得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打赢看不见硝烟的“战疫”
2020年春天,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全球卷入“战疫”。眼科医生做诊疗检查时,免不了与病人脸靠近脸亲密接触,因而眼科无疑是医院各个科室里的“高危科”。
“疫情当前,必须确保医生和患者都安全,保障医院正常运转。”邹海东说。
几乎在“第一时间”,上海市眼防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成立抗击疫情指挥小组,邹海东任“总指挥”。他临危不乱,在“小年夜”那天即召集会议,将武汉的“情报”如实告诉大家,反复叮嘱“湖北疫情显得越来越严重,全国医生都将去驰援,我们守在上海,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那天,他部署成立物资、医疗、综合等6个抗疫应急小组,每个小组既有分管领导,也有人员组成,将防疫任务早早地分解、落实到具体的“人”。他们还向全体党员发出一份《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倡议书》,要求党员干部有担当,作表率,立足本职岗位,助力疫情防控,努力形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往年春节,年初三即有不少学生利用假日来治疗眼病,2020年肯定也不例外。分析情势后,年初二上午,邹海东又召集六个小组会议,将想到的防疫措施,再次一一敲实。
彼时,街道变得空空荡荡,但上海市眼防中心照常开业,明松暗紧,严防死守。
说来有意思。针对防疫,他们除了严格执行市卫健委要求“一检(测体温)”、二检(询问是否去过疫情发生地)等之外,为避免交叉感染还创设了种种举措。譬如,为预防使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睑、结膜、角膜等时,近距离接触可能造成的病毒传播,他们从有关单位调来一批x光片,在上面打上两只洞,以这样的“土办法”既保证门诊开业,又起到阻隔飞沫的屏障。他们紧急采购一批特殊防护眼镜,让一线的上岗医生戴上。他们还督促所有医生每天上岗的时候,里外穿上两层防护服,头戴防护面罩,去固定的更衣室更衣,下班离开医院前洗澡等等。邹海东说,抗疫不能蛮干,一定要做好必要的保障。
在此期间,他们安排专人每天对门诊大厅、楼梯(包括扶手)以及其他犄角旮旯都喷洒消毒液作细菌灭杀。考虑到医院建筑里的中央空调内循环管道有可能“混入”病毒,在气温最为寒冷之早春二月,他们毅然决定关闭医院所有空调,为每间诊室安装加热设备,在开窗通风的情况上保障诊治运行。他们不仅管好本部科室,还不忘关切上海各区眼防部门同事的安危,叮嘱他们积极采取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抗疫期间,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还积极为援鄂医护人员、上海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及其亲属提供便捷的眼健康医疗服务,包括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复明手术、视觉康复治疗、医学验光等便捷通道及费用减免。
“那些日子,人人神经绷得紧紧的。我每天去医院,周末也去转转,丝毫不敢有所松懈。所幸整个中心上下一条线,坚守岗位,又互帮互助,在抗疫最为紧张的春季和初夏,中心始终处于平稳状态,接诊量、手术量也都保持平稳。”邹海东说。
稳扎稳打,推进事业
时下正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之时。回溯即将过去的“十三五”,上海市眼防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经历了调整、融合、发展的特殊时期。说其特殊,是因为该中心发展一度陷入低谷,业务量徘徊不前。2012年,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眼防中心作调整,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参与管理,新老两支队伍合力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业务发展渐显起色。合并前,眼科医院的核心手术——白内障和玻璃体手术,在全市公立医院业务量排名里相当“靠后”,5年里不断追赶,如今他们的这两项手术量已分别跻身“前四”和“前九”。
此外,在显示科研实力的上海市医院科研影响力排行榜、显示科研潜力的中国医科院科技力“量值”榜以及显示医院综合效率的国家绩效排行榜上,他们的排名也在不断进步。
聊到这些,邹海东表示要“稳扎稳打”。他说,上海市眼防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不仅承载治疗之职,更担当预防之重任,核心业务首先是做好全市眼病的预防,故而,必须明确使命和责任,将它们落到实处。上海市眼防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在“十三五”期间比“十二五”迈出了更大的步伐,是有目共睹的,而到了“十四五”,他们将继续奋进,牢牢抓住公共眼防这一核心,重点做好两块,一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另一是社区中老年眼防,进一步推进体系建设,使得新时代、新生活导致的眼病新动向得到有效预防。这方面,他们将着力于加强眼病防治的科普宣传和疾病研究,与有关区建立“视觉健康联合体”,开拓“大眼科”服务触角,不断提高眼科服务质量,将一级、二级、三级眼病防治的“协同作战”做得更加完善。
邹海东表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的临床学科建设也将得以加强,但将探索一条与别的医院不一样的发展道路,简而言之,即坚持“防”与“治”两条腿走路,尤其在“防”的方面,积极开展新药物试验,新设备研发等攻坚克难;对于中老年人群日益多发的“干眼症”“老花”“糖尿病以及其他慢性病造成的视力病变”等方面,贴合社会实际,开展治疗前的“有效干预”。此外,他们还将深入探索中西医结合的眼病预防和治疗。
应用ai,让智慧医疗显威力
邹海东对于“人工智能与眼病防治结合的应用”有颇多心得。
当我们提起“20秒早期筛查”高科技装备时,他如数家珍。前不久,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举办了“科技创新,亮眼明眸”主题活动,他们不仅围绕眼健康答疑解惑,还展示了部分高科技“神器”,让参与的市民眼睛一亮。所谓“神器”,包括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青少年近视防控智能腕表、自主智能视力筛查仪,等等。
“这个机器太厉害了!只要20秒,就能知道眼健康情况了。”在主题活动现场,不少爷爷奶奶聚拢在人工智能眼健康筛查服务桌前,连连发出赞叹,迟迟不愿离去。原来,以往他们对于去医院有畏难心理,挂号、诊治、付费、配药等等,每个窗口都难免排队,多麻烦啊。如今,有了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自主研发、比普通坐式电脑体积还略小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被应用安放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智慧健康小屋、社区居民活动中心等场所,附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随时获得高质量的眼健康诊断。
聊及高科技装备,邹海东介绍,上海市一直有个全国独一无二的三级眼病预防和治疗融合体系,即由社区负责“拍片”,二级医院负责“读片”,三级医院负责重要的诊治。而此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是在前期构建“三级眼健康网络 影像采集 互联网远程管理”的眼病防治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将人工智能赋能分级诊疗体系实现自动给出筛查或辅助诊断结果。它的“神奇”不止于速度,还包括连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及时传递筛查结果、个体多次随访信息的对照比较和分析等等,这样便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下的眼病分级诊疗体系做了“智能重构”,从而打通分级诊治体系内部的应用协同、数据共享、功能互补,形成“筛查-诊断-转诊-随访”联动。
这一眼病防治领域的高科技应用,也可谓“上海独创”,目前,在普陀区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杨浦区殷行社区智慧健康小屋等试点运行,广受好评。从2020年起两年内,它将进一步在上海市的20个社区分步骤落实推广。
邹海东解释说,“眼病筛查对于致盲性眼病的防控非常关键。过去,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实行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眼底病变、黄斑变性等早期筛查,所采用的拍摄设备技术较老,像片传至信息系统相当费力,而二三级定点医院的医师进行远程‘读片’也颇费时间和精力,有时候一个上午‘读片’达100多个,医生不胜负荷,而病人呢,总希望“更快、更准”,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自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研发诞生,这一‘痛点’问题几乎得以圆满地解决。”据了解,这一ai技术应用系统的优势显著,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读片”能力达到高年资医师的业务水平,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传输也更安全。由于在“家门口”就得到诊断,而且“花20秒当场获得结果”,又根据所查到的疾病引导病人去哪一级医院治疗,如此便利使得市民对于眼健康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有病及时干预,不仅惠及千万中老年患者,也大幅度降低社会总医疗成本。
据了解,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对于运用智能软件、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开展眼病防治具有强烈进取意识。他们近年来不断攀登险峰,相关“神器”不断问世。有个高科技智力腕表,主要针对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近视问题。众所周知,由于移动电子屏设备越来越多,导致孩子用眼普遍过度。2015年,他们通过归纳全球研究证据,明确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手段,如果每天增加户外活动2小时左右,将有效降低学生50%近视发生的风险。为此,他们与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携手研制一款近视防控智能腕表,戴上它,儿童青少年每天在户外活动的时长、强度等等,在数据终端便“一目了然”。
邹海东介绍,当下查视力、验光、眼底照相等已能做到“全自动”,将来这些筛查设备如果能“捏”到一起成为一个综合体,到了那个时候,一个成年人想诊断自己是否患有眼病,可能会像去atm自助取钱那样便利,使得“眼健康”服务更上一层楼。
“借助新科技提升眼健康服务,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上海在这方面必须走在全国前列,甚至世界前列。而我们也有这样的意识和信心。”
保持特色鲜明、国际知名、国内领先
邹海东是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一把手”,也是眼外科临床手术“一把刀”,其精微手术高超,享有“刀尖上的舞蹈”之誉。我们问,如何做到医院管理和临床业务“两不误”,他表示,既然受到组织信任,肩负重担,就要“实事做好,好事做实”。
邹海东每天六点多起床,早早就到单位上班,常常一天要辗转三个工作点,日程表上排得满满的。譬如,每周一下午是他的“手术日”,所有预约的手术都集中安排于那段时间,开刀手术常常一连做十七八个;每周三上午“坐镇”专家门诊,一个上午大约接待40-50个患者;每周要定期召开专业“组会”,研究和讨论学术前沿的动向。至于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对于学生的课题指导等一摊子业务,他大多利用微信,于周五晚上和周六上午集中解答,有时周日也用来查看实验图表、数据等。“我没有什么其他娱乐,所有乐趣都在工作和专业上,有时还要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去贫困县义诊,给那里的困难群众做复明手术。”
“近期及未来,对上海市眼防中心的发展,您有哪些考虑?”我问。
邹海东是这样回答的:“屈光不正是青少年的视力‘魔咒’,白内障是眼睛的‘中年危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黄斑病变是老年视力‘杀手’。目前中国,青少年近视率持续攀升且呈低龄化趋势,近视人数高居亚洲第一;而中国糖尿病患者数为全球第一,眼底黄斑病变患者数也高居不下。为此,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依托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市全面构建二三级医疗机构眼科协同参与、医防融合的综合防治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工作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切实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另一个是做好成年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眼底黄斑病变以及白内障手术,等等。对于青少年近视防治,上海市早就确立了目标,即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孩子都建有屈光发育档案,这在其他省市似乎绝无仅有,而上海自2017年开始着手做这项工程,我们所采集的数据之全面、之精细,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屈光发育、矫正等情况有了充分掌握,也及时实行治疗干预……”
据了解,邹海东教授牵头的研究团队曾发布一项有关“中小学生屈光筛查标准”。同行皆知,在医学科研领域,比贡献“临床指南”更具难度和价值的,是贡献“类法规”性质的“标准制定”。而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邹海东教授主持的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成为上海市“地方标准”,2020年又上升为全国性“行业标准”。这项成果意义非凡。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将启动新征程,再攀新高峰。话题聊到虹桥院区,邹海东书记介绍说,新院区将在2021年3月正式接诊病人,预设床位数70张,可承担30万的年门诊量,将在住院服务、眼科疑难杂症、大病、专科专病等服务上进行重点提升,同时在“十四五”期间将加入长宁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以视觉健康防治网络为依托,以青少年近视防治为切入点和突破点,共同打造能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和全程化的眼公共卫生医疗康复的长宁眼防健卫体,服务好长宁居民的眼健康……
我们有理由深信,在市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将在助力健康上海和健康中国战略方面,开展更多的医教研预等探索,朝着“特色鲜明、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新目标,不辱使命,奋力前行。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这颗坐落在黄浦江畔的“璀璨明珠”,在“十四五”以及更远的未来,将不断闪现更加耀眼的光芒!(撰稿 林涛 张丹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