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一流场馆-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撰稿|张秋震
陈云纪念馆地处陈云故乡——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是全国唯一系统展示陈云生平业绩的纪念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和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上海市市民终身学习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及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服务基地,陈云纪念馆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遵循博物馆发展规律,坚持把“用心服务公众”作为办馆宗旨,优化内部资源,拓展对外交流,提升社会服务功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努力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资源,用心打造一流场馆,服务上海文化品牌建设,使陈云生平业绩宣传的覆盖面、传播面不断扩大,使陈云生平事迹展的影响力、感召力不断增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联动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资源
陈云作为从上海走出去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受到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影响。陈云在幼年求学、青年学徒及投身革命等多个人生阶段,其主要生活、工作地区都集中在上海及苏、浙地区。创新开放、多元包容的海派文化和灵秀刚毅、崇文开放的江南文化对陈云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在其之后的革命生涯及思想中有所体现。
位于陈云故乡的陈云纪念馆地处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练塘古镇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市河贯穿古镇东西,10多座古桥掩映在垂柳之间。古镇老街集中于市河两侧,素墙黛瓦。陈云故居就位于市河边的下塘街,是一座砖木结构的老式江南民居,总建筑面积95.88平方米。陈云纪念馆紧邻故居,典型的江南水乡式园林,小桥流水、鱼欢鸟鸣、双鹅戏珠,奇石竹林,为美丽的练塘自然景观增添了人文气息。
陈云纪念馆充分利用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创意街。现已形成了集评弹艺术馆、伟人足迹馆、算盘文化馆、长春园、领袖铜像馆等文化场馆和三里塘书屋、茭白叶编织体验馆等特色文创场馆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一条街。文化创意街紧临练塘古镇的市河,游客在参观完陈云纪念馆之后,可以沿着市河漫步在文化创意街,去三里塘书屋看看书,去长春园听听评弹喝喝茶,去体验一下茭白叶编织的乐趣。
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2015年,为纪念陈云诞辰110周年,纪念馆重新布展了陈云生平业绩基本陈列,新建了陈云文物馆,并不断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优化宣讲内容、创新宣讲方式、提升宣讲效果。譬如在宣讲内容上下功夫,实施“分众讲解”,坚持“因人施讲”,针对不同观众群体,提供不同参观路线和讲解内容。根据不同的形势,“因时施教”,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以最快速度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参观讲解和专题讲课,针对各个时期的全局重点工作,突出讲解某一方面相关的内容,让讲者常讲常新,听者常听常悟。同时在宣讲形式上下功夫,创设“特色宣演”,纪念馆创排了具有特色的一系列经典文艺节目,如评弹《云老三唱》《云老颂》《陈云爷爷光辉的一生》等等。围绕红色文化传播的主题,纪念馆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主题教育活动。比如,针对青少年开展成人仪式、升旗仪式教育,开展“红色印记——争做红色接班人”主题教育等活动。针对青年、少年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纪念馆开发《巧遇佳缘,相伴终身》《陈云爷爷的故事》《聪明机智的陈云爷爷》等课程,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授课,力求使年轻人能够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参观讲解逐步由“单项灌输式”向“双向互动式”转变。
在创新讲解的过程中,陈云纪念馆还与上海市文联合作,共同打造一支由纪念馆讲解员参与的文艺宣演团,合作创作了包括评弹、快板书、朗诵、苏州评话、小品等形式的作品,在不同场合进行汇报演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针对不同人群,纪念馆开设了形式多样的专题课程。其中,纪念馆所开发的党课分为专题党课、电影党课、曲艺党课等,主要包括《党性修养的光辉典范》《革命领袖的人格风范》《陈云成为两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的原因分析》等。
此外,纪念馆还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壮大宣传教育团队,广募志愿者,一支超过60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已经成为纪念馆醒目的符号,在上海这座城市的不同方位传递着红色故事。
擦亮红色文化品牌
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诞生了一批具有红色印记的纪念场所,如党的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四大纪念馆和陈云纪念馆等,约650多处。
陈云纪念馆统筹宣传资源,拓展红色文化教育新阵地,不断扩大纪念馆“朋友圈”。纪念馆主动承担起组建“红色教育联盟”的重任,组织各场馆一起完成了“馆校结合博物馆课程开发培训班”、编辑出版《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指南——爱国主义教育类》等。为充分发挥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的作用,纪念馆主动承担起搭建平台、组织会议、共享资源的重任,以行业发展和文化传承为抓手,促进了会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扩大了红色文化宣传的覆盖面和纵深度。纪念馆不断扩大共建服务区域,在巩固已有80余家共建服务单位的基础上,定期召开会议,共同探讨合作模式、合作需求,以期取得合作共赢,效益最大化。
2017年,由陈云纪念馆牵头,联合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14家红色文化场馆,成立了上海市民终身学习红色文化体验基地联盟,扩大了红色文化宣传的覆盖面。2018年纪念馆在积极筹建上海市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联盟的过程中,打造集聚型、发散型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和交流合作平台,让每个红色场馆的宣传、教育能在更多空间发出声音、起到效应,使红色文化在增强文化自信和上海市文化品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能更好发挥。
此外,纪念馆不断加大与共建单位及相关文艺单位的合作,打造了一批精品力作,推出了多个品牌项目,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伟人风采、诠释伟人精神。由纪念馆与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红色主旋律电影《难忘的岁月》,以及由纪念馆独立出品的微电影《小镇情缘》等先后获多项重量级的荣誉和奖项,打响了纪念馆红色宣传的品牌,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联动中弘扬伟人精神
交流协作是纪念馆扩大影响的重要途径,是拓展宣传陈云生平思想渠道的重要环节。纪念馆着力打造外部连接,通过馆际交流、合作共建、学术研讨、媒体融合等方式,加强与外部的横向联系,在联动中弘扬伟人精神。
比如加强馆际交流合作。馆际交流与合作是扩大纪念馆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纪念馆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把陈云生平业绩与思想通过各种专题展览的形式输送到全国各地。纪念馆将《陈云生平业绩展》输送到广东梅州、陕西延安、江西南昌等三十多个地区,这些展览宣传了伟人陈云的生平业绩、光辉思想和精神风范,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也大大提升了纪念馆的社会影响力。另外,为推动纪念馆国际交流,纪念馆将“陈云与评弹”专题展送出国门,在奥地利阿德蒙特和德国佛罗伊登施塔特展出。同时,纪念馆也先后引进了《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同志经典图片展》《鲁迅生平与创作展》《林则徐家风展》等十多个相关精品展览。
纪念馆以全国陈云纪念地协作交流中心为抓手,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积极开展行业交流,定期举办专题活动,进行专业人员交流,推动馆际之间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赴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交流学习,信息互通,经验互鉴。
纪念馆注重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合作共建机制。通过区域化党建联建等“多边”合作机制,使得纪念馆更多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党校的合作共建,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联合开通陈云研究网站,推进课题研究,编辑出版系列丛书,开发专题课程,不断充实提升社会教育功能的知识储备。
另外,纪念馆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积极加强与其他名人场馆的交流合作,每年举办中国博协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年会,汇聚各成员单位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各成员单位的联动合作,为全国名人场馆的工作开展搭建交流平台。
夯实内部发展基础
纪念馆研究的最大特色就是对陈云文物的研究。除此之外,纪念馆还格外重视对陈云生平业绩的研究,先后出版了《陈云哲学思想研究》《陈云文化思想探析》《陈云与党的建设》等书籍。纪念馆以课题带动研究,2018年利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平台发布了五个课题,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陈云研究的队伍。
与此同时,2018年纪念馆着力抓好“三定”工作的实施,明确各部门的主要职能和相应承担的责任,厘清部门职责和人员职责,确保工作责任到人;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力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优势,为纪念馆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制度建设是纪念馆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纪念馆强化规章制度管理,形成了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理念。为了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纪念馆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纪念馆狠抓制度的落实。如在供应商的比选上,纪念馆制定了“九步法”,以便找到优质的供应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伟大的事业呼唤着我们,庄严的使命激励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最好纪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陈云纪念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用革命文物记录陈云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用展览讲述陈云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用红色文化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风范,大力推动“四个中心”建设:深挖潜力与资源,推进陈云生平业绩宣传教育中心建设;加强学术研究,推进陈云生平思想研究中心建设;规范文物保护,推进陈云文物收藏中心建设;搭建交流平台,推进陈云全国纪念地协作交流中心建设,努力建设成国内一流的人物类纪念馆,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