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文化 > 正文

《无问西东》-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日期:2018-01-2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不管是哪个时代,时代热血和家国情怀永远是少年人心头的诗情,这种热血与情怀又将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温度传承给后时代的少年人,在新的时代交出新的答卷。


撰稿|木笔客


      《无问西东》是个迟到的少年人,在路上耽搁了六年,直到电影主角们都人到中年结婚生子,方才姗姗来迟,不徐不疾地道一声:“来晚了,请各位多包涵。”
  然而,他还是个少年人,稚嫩,明亮,自信,带着知识分子的风骨,满怀青年学生的理想。
  这是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这份传承跨越了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让不同的青年学子面对不同的时代给出了属于自己的答卷。电影的叙事上有不少硬伤,但不少影评都提到了“可贵”与“感动”,这种矛盾源于知识分子的情怀和影片独有的气质。

校内人才知道的“梗”

  许多人都知道《无问西东》本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献礼影片,因此片中有着浓厚的清华烙印,甚至是一些校内人才知道的“梗”,引来不少校友的共鸣。这类很可能“小众化”“小圈子化”的文艺作品却一点点赢得票房和口碑,豆瓣分数从6.2分上升至7.4分。由此看到,有一些感动是共通的,有一些追求是共有的,更难得的是,影片还展现了对大学精神的思考。《无问西东》试图表达的气质,与展现的思考,正是一种稚嫩而真实的试探。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从影片开头的清华校歌和清华标志性建筑大礼堂出现的一瞬间,大部分观众就了然,《无问西东》注定和清华有着深切的渊源。就连“无问西东”这个片名都来源于清华校歌第三段“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更不用说四个故事的主角都是清华学子。大多数网友都将《无问西东》戏称为清华宣传片。
  影片中除了西南联大的布景在云南之外,其他几个故事多在清华校园内出现,尤其是陈楚生饰演的吴岭澜和黄晓明饰演的陈鹏的故事,几乎全在清华取景。读书的几年里,很少看到学校被商业片/剧取景,最出名的大概是《北平无战事》——在片子里,清华大礼堂成为了“燕京大学校医院”,一时在学生中疯狂传开,广为笑谈。
  所以,只有《无问西东》拍的是彻彻底底的清华,大礼堂就是大礼堂,校医院就是校医院。
  《无问西东》的首场发布会就在清华大礼堂举行,那时还是2012年,主演们一个个都还没结婚,配角也没有,对,就是电影里在图书馆一闪而过的奶茶妹妹。那时候的她才刚上清华,身上还没日后这么多的八卦。学校里的各大社团总喜欢找她做模特儿,拍些宣传片或是宣传海报。
  奶茶妹妹出现的时候,张震正在清华老图书馆前撸猫。那只猫是学校著名的网红,只要去老图书馆上自习的人,一定会被它“临幸”过。不管是电脑、书本还是书包,它总是能大摇大摆地爬上来,趴着就睡。平常路过也总能看见它趴在图书馆的大门口打盹晒太阳。因此学生们给它起的名字就是“馆长”。然而,2013年,“馆长”猫不幸去世,被葬在图书馆附近的银杏树下,不少师生纷纷赶来悼念,银杏树下放满了鲜花。时隔多年,又一次在电影里见到它,对校友来说无疑是极其珍贵的。
  而说到银杏,这是整个清华园秋季的色调,也是黄晓明和章子怡那段故事里最常见的颜色。黄晓明饰演的陈鹏给章子怡饰演的王敏佳寄去一盒快递,打开后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银杏叶。这也是相当符合理工男独有的浪漫调调了。影片也隐约调侃了一下清华“男女比例七比一、一对情侣三对基”的优良传统,当然现在已经平衡成二比一了,不过某些工科专业仍然是重灾区,甚至有一个妹子都没有的情况。
  男生虽多,但理工男的不解风情也常让妹子们又气又好笑。社交网站上每年总要贡献一些清华理工男的段子,最后清华电视台集段子大成,拍了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系列,传播甚广。当然女生也有很多学霸,记得在食堂总能看到情侣吃饭时就某学术问题或者时政问题讨论到面红耳赤,甚至不欢而散,也是一些有趣的记忆。
  所以你能看到,陈鹏在拉着妹子跑的时候,讲解的还是学术话题,这也是理工男的浪漫。
  
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无问西东》中最打动人的故事,无疑是西南联大时期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和他一众朋友们的故事。战乱年代里,青年学子的选择有着更多家国情怀的悲壮和时代弄潮的激情。而大学的选择,更是风雨飘摇的时代里一座明亮的灯塔。
  西南联大只存在了8年,却成为中国大学里珠穆朗玛峰一般的存在。它印证着梅贻琦校长的名言:“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拉出西南联大的教授名单,是一长串享誉中外的名字。再拉出学生名单,一样是一长串闪耀着光芒的人名。这是个办学条件极差的学校,师生们的宿舍和课堂全是茅草房,还要时常躲避战乱的侵袭。然而正是在这个时代,思想的光辉和知识的乐趣满足着人们。
  西南联大的学生、著名思想文化史学家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里曾说过:我想,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这两个条件在我上学的时候恰好同时都有,当时正是战争年代,但正因为打仗,所以好像直觉地、模糊地,可是又非常肯定地认为,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过上非常美好的生活。那时候不只我一个人,我相信绝大多数青年都有这种模糊的感觉。人总是靠着希望生活的,这两个希望是最根本的,所以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非常之苦,可是觉得非常幸福。
  正是这种希望的感召,诞生了“坚毅卓绝”的联大精神,我们能看到师生在轰隆的飞机轰炸声中,在漏雨的铁皮房里,在黄土朝天的泥地里专注地学习、上课,仿佛“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而面对破碎的家国,他们也能坚持气节,甚至弃笔从戎,投身战斗前线。这种知识分子的乐观情怀和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是自古传承的,也印刻在这些师生的骨子里。正是这样的场景,才能让人相信,未来是有希望的,而他们是希望的支柱。
  沈从文在回答西南联大为何人才辈出的问题时,说了两个字:自由。这两个字是许多大学精神所共同的核心,在不少名校的校训校风中可见一斑,如“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等等。“无问西东”放于原句当中的意思是“树立美好的德行与有价值的言论,不问这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思想”。自由包容的学术思想是“英雄不问出路”的,历史上不管是东西方,思想鼎盛时期都是百家争鸣的盛况。这种盛况的核心是自由的学术思想,而这份自由显然来自大学所赋予的开放和包容。吴岭澜的故事里,他来到中文系的课堂门前,上一堂课学生们还正跟着传统中式打扮的老教授学习古籍经典,下一堂课就和西方来的教师聊起了英语。这个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所包容的大学所带来的大气度。
  
少年强则中国强

  翻开历史总能看到,学生或许是最容易被利用、最不成熟的群体,却是最富有热血和理想的群体。梁启超曾写下“少年强,则中国强”来赞美少年人于国家、于未来之希望。少年人,总是一个时代最温热的心跳。这份热血从电影的各个角落里迸发出来。
  双胞胎兄弟在拜见沈母时说了一句话,“华北之大,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这是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后,《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里的一句话,拉开了著名的学生运动“一二·九”运动的大幕,随后全国各大高校开始响应,爱国学生纷纷走上街头,加入到抗日救亡浪潮当中。
  沈光耀在静坐听雨时推开窗户,看到一个穿着白衬衫黑领结的老教师正带领着一群学生跑步。这是著名的体育教育家马约翰,他坚持在体育教学的岗位上工作了50多年,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督促师生强健体魄。为纪念他,清华一个重要校园体育赛事就叫做“马约翰杯”,同时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一到傍晚,总能看到操场上全是锻炼的师生。而这种氛围来源于历史,来源于传承。每个新生入学时,都能看到东大操场上的一行大字: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一切精神与情怀不言而喻。
  不管是哪个时代,时代的热血和家国情怀永远是少年人心头的诗情,这种热血与情怀又将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温度传承给后时代的少年人,在新的时代交出新的答卷。
  梅贻琦在启发吴岭澜时强调了“真实”,泰戈尔在演讲中也“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忘记你们的天职”。这总让我想起读书的时候,导师也总是一遍一遍地和我们说:“房子、票子、车子这些东西,大家都想要,我也能理解,可是不是也该有一些理想和更高的追求呢?”此外,《无问西东》的制片人之一尹鸿老师也曾在大一入学时与我们强调:“钱这个东西,你越是握紧,散得就越快,当你摊开手时,它或许就会亲自上门。”
  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的大学,面对迷茫的少年人,不会授以汲汲营营,只会启发你思考,直面自身的“真实”。这恰是现在多数学子都未曾考虑过的。忙忙碌碌度过大学生涯,最后依然没有想好自己该做什么,这是当下许多大学生的现状。即使找到了众人艳羡的工作,但依然迷茫,依然不知道“该做什么”。
  高晓松在《奇葩说》里曾批评过一位高学历的学生:你就是北京话说的“我干什么成什么,所以我什么都没干,什么也没成”。他直言:名校是干什么用的?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这才是一个名校生的风范,而你直接问我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少年人身上背负的是国家的希望,少年人身上背负的是未来的责任,少年人的选择便是这个时代的选择,尽管他们时常是迷茫的。电影里的主角也都面临着选择,“我”能对这个时代做些什么,“我”要做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这于吴岭澜而言,是文理科选择的困惑,于沈光耀,是要不要弃笔从戎的思考,于陈鹏,是洪流中对真情的坚守,于张果果,是面对初心和良知的挣扎。最终,他们都向自己,向自己的时代做出了坚定的回答。一旦选择,便义无反顾,无问西东。
  面临着人生的选择,大学便是他们最为明亮的引路灯。他们看到真实的力量,便相信真实,受到正义的感召,便相信正义,收过善良的馈赠,便相信善良。也正因如此,大学精神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里才显得尤为珍贵。你曾听从过他的引领,实践过,更传承过。当家国情怀四个字的背后有着如此厚重的历史时,学生才能感受到肩上所扛的责任,将热血洒向祖国的各行各业。
  学生时期,总有静坐听雨的时光和潜心读书的乐趣,在知识海洋中漫游,思考当今时代的洪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说着大话,散着豪情。这是我们最珍贵的青春,也是最真实的“初心”,所以影片的最后,将这份稚嫩的初心“献给最珍贵的你”。
  吴岭澜引用的泰戈尔的诗句来鼓励他的学生:世界于你而言,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
  沈光耀的第一次“惊醒”便来源于飞行上将在台上说的一席话: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真实、正义、无畏、同情。这曾是他的初心,于是他弯弯绕绕,还是遵循了那颗珍贵的初心。
  这个时代仍在等待着少年人们交出自己的答卷,那么你的选择是什么,你的初心又是什么呢?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