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元旦夜,电视里有滨江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的场景。看见一位市民对着镜头满心欢喜地说:“很幸福的感觉,心情舒畅。”
幸福的感觉,这是滨江贯通开放后,许多市民真实的体验。时光倒流若干年前,黄浦江两岸今天这般美景,如梦幻一般遥远,而在2018年的第一天,幸福就这样真切地降临到了上海。
幸福来之不易,这是新世纪以来,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领全市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
城以水兴。对于上海来说,吞长江、衔东海的滔滔黄浦江水,孕育了中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也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展开,以及各时期发展的不同特征,黄浦江离市民的生活越来越远。滨江岸线越来越多地为各种码头、堆场、工厂和仓库所占据,而工业化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明显地出现在滔滔江水之中,黄浦江黑臭天数,一度也是上海城市的一个敏感指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样的状况不会有大的改观了,因为改变涉及的困难实在太过庞大。
进入新世纪,上海的决策者们下决心要改变这样的陈旧面貌,要将黄浦江两岸,由生产岸线逐步转变为生态生活岸线,让黄浦江成为人民之江。
2002年1月10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宣布实施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重塑黄浦江两岸功能。从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间,黄浦江两岸逐渐突破了码头、仓库、工厂的一统天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滨江绿地和创意园区。
随着工程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特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相当一部分园区设置在滨江临水区,进一步加快推进了浦江两岸综合开发。2002年时,黄浦江两岸只有老外滩和小陆家嘴两处滨江公共岸线。10年后,滨江绿地和公共空间面积,已达596.8万平方米,亲水岸线长度达到23公里,对公众开放的亲水岸线长度为20.5公里。但那时,滨江公共空间依然还有形式单一、断点较多、公交不便、配套不足等问题。
2014年,上海印发了《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2016年8月,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宣布,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两岸45公里岸线,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贯通开放。
这是重塑黄浦江两岸功能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阶段。经过10多年的建设,滨江岸线能开放的都实现了开放,剩下的都是一些“硬骨头”、老大难。据统计,截至“十二五”末,两岸45公里实际贯通率不足50%,剩下的岸线,跨行业、跨单位、跨区域,要贯通异常艰难。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指挥下,滨江两岸5个区以及各相关部门,敢于破除难点,敢于啃“硬骨头”,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实现目标。经过一年多的奋发努力,终于在2017年底全部实现了贯通目标。
新年之际,站在上海最核心的45公里黄浦江岸线上,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全新的滨江生态生活岸线,正惊艳着浦江、亮丽了上海。
45公里滨江岸线中,浦东占据了一半。浦东打造的是优雅滨江大道,通过连续22公里的慢行系统,串联起沿江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打造成公众休憩旅游、健身运动、体验自然的公共空间。
在浦东的对岸,徐汇努力打造最“透气”的浦江岸线,将徐汇滨江建设成为最开放、最便捷、最绿色、最具魅力的开放空间、生态空间和人文空间,建设美术馆大道和剧院群落。虹口沿江历来多码头,于是打造特色码头文化,充分利用滨江空间和邮轮码头的玻璃围栏,建设虹口特色的码头文化露天博物馆。杨浦是著名老工业区,体现的是“后工业”时代的蝶变,以工业遗存为基础,点缀布局体验式场馆,打造复合功能生态绿地。黄浦拥有最著名滨江地段,以外滩为核心,打造亲水平台长廊,让市民可以从老外滩经十六铺,通过全面建成的南外滩2.2公里滨水区,一路走到南浦大桥。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他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滨江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这几乎是个梦幻般想象,在2018年,它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朱国顺)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