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 正文

本期话题:阿里巴巴上市-凯发k8国际真人娱乐

日期:2014-09-1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阿里巴巴拟在美国上市,被称史上最牛ipo。霸气、财富、机遇……让世界为之瞩目。    
 
    阿里巴巴集团9月9日正式在美国进行ipo路演,引起了国内外市场和媒体的广泛关注。阿里巴巴公布的ipo价格区间为60至66美元。以区间上线计算,阿里巴巴的市值将超过1600亿美元。基于投资者需求,阿里巴巴也很可能实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司ipo,超过中国农业银行2010年7月时ipo融资的221亿美元。
 
    以机构持股来看,日本软银集团持股比例为34.4%,雅虎为22.6%;以个人持股来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股比例为8.9%,联合创始人蔡崇信为3.6%。
 
    上市除了可以为阿里集团带来巨额融资,也会造就很多亿万富翁。有分析称,预计阿里集团的28位合伙人和联合创始人将成为亿万富豪。事实上,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马云当前个人净资产达到125亿美元,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89亿美元。阿里巴巴集团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公司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个人净资产升至48亿美元。
 
    与此同时,普通中国民众包括一大批淘宝天猫用户,关心的是:淘宝满地假货是否会被清理?中小卖家利益是否继续被漠视?……互联网观察者卞海峰日前撰文称,假货问题不解决则阿里即便上市了也会饱受诟病。中小卖家是淘宝成长的主要动力之一。ipo之后,透明的监管,公开的业绩等,需要企业健康的经营。有观点认为,鱼龙混杂的中小卖家,可能是阿里在上市之后,需要重点治理的对象。另一方面,中小卖家还可能面临缴税压力。
 
    值得反思的是,最好的中国企业,都成了美国上市公司,我们如何还能继续见怪不怪?
 
 
 
金姬:阿里巴巴路演当天,微博微信里的小伙伴们都对此津津乐道,一个投资经理自嘲道:“不谈阿里ipo,都不好意思在这个圈子混了。”“大盗”公关在朋友圈请媒体朋友们“多多包涵”,一些媒体人酸溜溜地说“可惜没到路演现场……”公关立刻安慰“安啦,杭州会有发布会的”……一时间,到处都是对身高160的马云的仰视文字,他的英语、他的口才、他的奋斗史……
 
    作为一个从来不用支付宝的我来说,阿里巴巴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ipo对我生活没啥影响,我也不是美国股市的散户。虽说有传闻上市后的阿里巴巴会整顿假货泛滥的淘宝和天猫,但是我还有亚马逊、京东、一号店和当当可以选呀。
 
    当马云在美国画大饼的时候,阿里的员工正大量售出手中的股份并离开公司。据说,阿里此次ipo可为员工带来大约413.85亿美元的财富,这可能超过以往任何一家成功ipo的国内企业。阿里曾在第一版招股书中就表示,他们对此次ipo可能为其持股员工带来巨额财富感到担忧,“我们可能很难保留或再激励这部分员工,这些新财富将影响他们作出是否继续留在公司的决定。”
 
 
 
陈冰:阿里巴巴,芝麻开门。
 
    这次美国的大门终于敞开。
 
    有人发微博:朋友圈里某华尔街基金经理发状态:"在纽约搞投资十多年,ipo阵仗见多了,但还是被baba震撼了。华尔道夫酒店排队拐了18个弯,据说有1000人来看小马哥,电梯等了40分钟。每人发一个提问题用的ipad,招股书皮竟然换成橙色。小马哥很搞笑,说我15年前来美国要2百万,被30家vc拒了;我今天又来了,多要点。"
 
    马云再次霸气侧漏。阿里要上市了,跟我有关系吗?他融的是美国人的钱,也就是说美国人民做了阿里的股东,阿里的分红那是要给美国人民滴~
 
    跟我没关系?以后是不是某宝上越来越难淘到某某同款之类的高仿a货了?是不是海淘更方便了?阿里金融是不是更能创新,宝宝们是否能够打败金融大鳄的垄断,给老百姓带来实惠?阿里和腾讯之战会不会更加惨烈?垄断会不会造成新的不平等?
 
    哎呀妈呀,芝麻开门,给我答案。
 
 
 
任蕙兰:阿里巴巴高调路演,让马云头上又多了几道光环。不过当媒体因为马云的演讲打鸡血时,很多职场人的兴奋点在于互联网行业前景。
 
    伴随这次ipo,阿里新提升了三位合伙人,目前合伙人大名单已经达到30人,新晋三人均在阿里贡献了十年以上时间。在其他行业你为一个公司打拼十年混到个小主管就不算差了,放在互联网行业这个资历可以升合伙人,眼看步入亿万富豪行列,这对职场人来说是多么大的诱惑。更有甚者,据说阿里的一名女性高管是从前台做起,历任客服、人力资源主管等岗位,最后做到菜鸟运营总监,简直是杜拉拉真人强化版。这些青年才俊的故事让各行各业的人才都不淡定了。
 
    但当人们仰视这些随互联网经济蓬勃诞生的机遇时,很少会俯视一眼底下那群炮灰。几年前阿里着手做互联网金融时,从各家银行挖了一批风控人员,当时很多人喊着“先去互联网公司占位子”的口号吃了螃蟹,但没想到阿里的金融试水遇到瓶颈,整个部门解散,人员自某出路。等后来阿里金融搞得风生水起,已经没这批人什么事了。大规模吞吐人才是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的常态,比如在做一个项目时招募两支团队,先成功者留下,另一支走人,干净利落。革命先驱可能会功成名就,也可能风吹云散。那些纽交所敲钟的都不容易。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